罕見遺傳病潛伏腸道 男子腸道長滿瘜肉險癌變
嘉義基督教醫院近日收治多名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患者。這是一種罕見但極具危險性的遺傳疾病,若未及早診斷與治療,幾乎百分之百會演變爲大腸直腸癌。圖/嘉基提供
嘉義基督教醫院近日收治多名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患者。這是一種罕見但極具危險性的遺傳疾病,若未及早診斷與治療,幾乎百分之百會演變爲大腸直腸癌。
60歲陳姓男子(化名)30多歲時確診FAP,接受預防性全大腸切除術後,目前狀況穩定無癌化。他的兒子30歲時也被發現腸道佈滿數百顆瘜肉,經評估同樣做全大腸切除手術,目前恢復良好。
嘉基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朱峻廷醫師表示,FAP爲顯性遺傳,只要父母任一方帶有突變基因,子女就有50%機率遺傳。患者多在青少年時期開始出現瘜肉,30歲左右腸道可能佈滿上千顆。若未治療,90%以上會於中年以前癌化,「只要活得夠久,終其一生幾乎百分之百會變成大腸癌」。
另1名40歲林姓男子(化名)因腸阻塞送醫,檢查發現降結腸瘜肉癌變,同時罹患十二指腸壺腹癌及肝癌,經3次手術與多科團隊合作,最終成功清除病竈。
朱峻廷指出,FAP由APC基因突變引起,最有效預防方式是全大腸切除術並保留部分直腸,搭配定期追蹤仍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FAP患者除易罹患大腸癌,也可能發生上腸胃道瘜肉、甲狀腺及消化系統腫瘤,術後仍須持續監測胃、小腸與甲狀腺狀況。
朱醫師提醒,若家族中有人年輕即罹患大腸癌或檢出大量瘜肉,建議成員主動接受基因檢測,從青少年起定期做大腸鏡檢查。若出現血便、腹痛或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唯有早期發現與積極治療,才能遠離癌變風險,守護家族健康。
嘉義基督教醫院近日收治多名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患者。這是一種罕見但極具危險性的遺傳疾病,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朱峻廷醫師說明病因。圖/嘉基提供
嘉義基督教醫院近日收治多名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患者。這是一種罕見但極具危險性的遺傳疾病,若未及早診斷與治療,幾乎百分之百會演變爲大腸直腸癌。圖/嘉基提供
嘉義基督教醫院近日收治多名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患者。這是一種罕見但極具危險性的遺傳疾病,若未及早診斷與治療,幾乎百分之百會演變爲大腸直腸癌。圖/嘉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