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30歲女罹患「陶瓷膽囊」恐釀癌變 單孔腹腔鏡手術順利切除
廖姓女子(右)罹患陶瓷膽囊,鈣化嚴重,所幸博田醫院李金德(左)醫師手術經驗豐富,成功移除整顆膽囊,避免日後癌變。圖/博田醫院提供
30多歲廖姓女子長期飽受飯後腹痛之苦,輾轉就醫後竟確診罹患罕見的「陶瓷膽囊」,接受單孔腹腔鏡手術合併螢光導引定位,成功切除病竈,術後恢復良好,醫師表示,這是一種膽囊壁鈣化、外觀堅硬如瓷器的病變,且與膽囊癌高度相關,臨牀相當罕見,卻潛藏惡性風險。
收治廖女的高雄博田國際醫院肝膽胰外科教授李金德表示,一年多來,廖女進食後感到反覆腹痛,疼痛有時延伸至右肩與背部,起初以爲是消化不良,直到症狀頻繁,纔在當地醫院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初步發現膽囊結石。後續電腦斷層檢查中,驚見膽囊壁出現「一圈完整白環」,鈣化程度罕見,確診爲陶瓷膽囊。
李金德團隊以單孔腹腔鏡技術進行手術,輔以靛氰綠(ICG)螢光導引系統,在術中清晰辨識膽道結構,降低膽管損傷風險。膽囊壁鈣化程度高,幾近無法以傳統刀具切開,幸經團隊仔細分離,歷時約一小時順利切除整顆膽囊。
「上網查這個疾病,臺灣幾乎找不到案例。」廖女說,很幸運遇到經驗豐富的醫師幫她手術,才住院3天就出院,終於能放心吃飯,不再擔心肚子痛,病理切片爲良性,無惡性轉變跡象。
李金德指出,陶瓷膽囊是一種膽囊壁鈣化異常的罕病,多由膽結石長期刺激、慢性膽囊炎或血流異常所致,鈣質沉積使膽囊壁變硬,如陶瓷般堅實「這是我首度遇見這麼完整鈣化的陶瓷膽囊」,鈣化廣又完整,手術難度極高。
早期研究指出,陶瓷膽囊合併癌變機率曾高達12.5%至62%,即使現代統計將風險修正爲約6%,仍屬潛在危險病竈,必須謹慎處理。
根據文獻顯示,陶瓷膽囊好發於50至60歲女性,女性罹病風險爲男性的5倍,且約60%至90%的患者合併膽結石。若爲「不完全鈣化型」,癌變風險更高。
李金德提醒,大多數膽囊病變早期無明顯症狀,許多患者直到出現併發症才確診,錯失最佳治療時機,飯後右上腹悶脹、噁心或背部疼痛症狀,應主動接受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檢查,有膽結石病史者須特別警覺,一旦診斷應及早接受手術切除,避免病變。
膽囊鈣化如瓷器般堅硬,研究證實有癌變的可能性。圖/博田醫院提供
廖女罹患陶瓷膽囊,成功手術移除。圖/博田醫院提供
高雄博田國際醫院肝膽胰外科李金德教授成功幫廖女移除整顆膽囊。圖/博田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