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後上課3天放春節 家長慌

熱門話題

2026年中小學行事曆草案出爐,因寒假與農曆春節假期之間安排3天上課,引發家長擔心假期不連貫,影響孩子收心與假期規畫;但也有父母認爲,收心與否是個人修爲問題,不應過度批評。教育部則迴應,寒假依法規以21天爲限,後續將邀集縣市及相關團體會商。

有中小學家長社團近日討論2026年行事曆草案,日期安排114學年度上學期結束後,隨即於1月21日放寒假,2月11日開學,但發現寒假並未銜接農曆春節年假,得在2月11日至13日上3天課,再經2月14日與15日的週六、日後,2月16日至19日才放農曆春節假期。

有家長批評,寒假與春節假期被切斷,生活與教學安排都受影響,且3天課程正好夾在2段假期之間,孩子難收心,不僅學習效果打折扣,也難以安排家庭旅遊或返鄉,更增加請假與照顧壓力,此行事曆設計對學校、學生與家庭都不利,希望假期能完整銜接,以利教學與假期安排。

不過另有家長認爲,行事曆不必配合家長假期需求,無法配合可自行請假,直言「可以不要那麼個人主義嗎?收不收心,那是個人的修爲。不讀書的,就算再怎麼樣妥善安排也不會收心。」

教育部迴應,依「各級學校學生學年學期假期辦法」,寒假以21天爲限,教育部將等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佈115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後,再視情況邀集各縣市政府機關及相關團體,會商114學年度各學期開學日及寒暑假日期。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指出,春節假期依農曆安排,每年時間不同常造成困擾,過去曾以週六補課調整假期,但學生連上6天課,學習效果更差,不論提前或延後開學,都難以滿足所有人,況且並非所有家長都有出國需求或希望放長假,建議政府不必堅持寒假只能放21天,或是給予學校更多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