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話立院儘速通過特別預算 卓榮泰:讓全民享受自己努力的經濟實力

▲行政院長卓榮泰。(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3日)赴立法院報告攸關普發現金1萬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他在報告時指出,外界質疑行政院「可發而不發」,但其實要等到今天進行報告、立法院審議完且三讀通過後,行政院才能據此發放。他喊話,盼立法院各位委員鼎力支持、早日通過特別預算案,行政院會依照規定謹慎實施,讓全民能夠享受到自己努力的經濟實力。

卓榮泰報告時指出,美國政府在4月2日啓動對等關稅措施,全球進入關稅新秩序重整時代,在暫緩實施90日期限截止後,未達成最後協議前,我國適用暫時性對等關稅之稅率,爲原最惠國待遇稅率再加徵20%,並於8月7日生效。

卓榮泰說,自5月1日啓動臺美雙邊談判以來,已歷經五輪實體談判及十次線上磋商,雖然目前尚未進入總結階段,但政府一直秉持「維護國家利益、守護產業利益、守護國民健康、確保糧食安全」等四大原則,做爲談判基礎。

目前有3項要爭取,爭取合理的對等關稅稅率、對等關稅不疊加以及並同232條款磋商的合理待遇,這3項爭取,攸關我國未來產業結構、關鍵戰略地位能繼續在國際上站得領先地位、強化國內產業的重要關鍵。

美國關稅變革後全球貿易秩序重整,臺灣要做產業佈局的重建,並推出三項重建,必須由兩院依職權共同推動完成。面對近年來日益複雜的地緣政治與國際情勢變化,再加上美國關稅變革,面對所有新的挑戰,必需要有特別條例與特別預算做全面因應。

爲提供產業充分支持及提升競爭力,以及因應美國關稅變革,並減緩社會經濟波動對勞工就業、人民生計與弱勢族羣造成的影響,同時爲強化國土防衛能量,行政院以「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強化韌性」四大主軸爲核心理念,即時減輕企業與民衆負擔、穩定民生物價及減緩市場波動,同時對普發現金作業更迅速周全。因應地緣政治的急速變化,政府也必須做好全面準備。

因臺美間關稅談判尚未底定,爲因應未來談判過程可能產生的最終結果,在特別預算中預留200億作爲額度,未來是當用則用、當用才用。行政院依特別條例規定,歲出編制5500億,財源爲「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4444億,以及「債務之舉借」1056億元。施行期程自今年3月12日至116年12月31日止。

卓榮泰指出,當中有四大部分,第一,支持產業780億元;第二,安定就業150億元;照顧民生3070億元,其中包含挹注勞保基金與健保基金共300億、照顧弱勢族羣與提供關懷服務210億、強化高等人才培育200億,辦理普發現金的2360億。第四則是強化韌性1500億。

卓榮泰表示,關於普發現金部分,相關先期作業跟各項系統修改都已經同步進行完畢,但是部分國人強烈要求儘快發放也可能產生誤解,認爲行政院是「可以發而不發」,其實必須要等到今天進行報告、立法院審議完且三讀通過後,行政院才能據此發放。

卓榮泰說,且依照特別條例所列,可以在通過特別預算之後的1個月內發放、7個月內完成,因爲先期作業已經進展相當成熟,且沿用2023年普發6000元的程序,因此他要求財政部儘快發放,也請立院儘速完成相關程序。

卓榮泰指出,普發現金會讓全國2357萬國人同胞與取得永久居留資格的外籍人士皆能領取,另外各項減輕對企業與勞工衝擊之協助措施、對經濟弱勢族羣的擴大照顧,對所有國人做進一步、有效的全面照顧。

卓榮泰也提到,不會放棄政府重要責任之所在,也就是國土防衛與資通安全之強化,也一併會在特別預算中執行、全面提升。期待能將國際變局的衝擊,帶來轉機、新的發展方向。

卓榮泰喊話,盼立法院各位委員鼎力支持、早日通過特別預算案,行政院會依照規定謹慎實施,讓全民能夠享受到自己努力的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