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PK賴清德!「中華民國和臺灣」論述認同誰? 最新民調揭曉

總統賴清德(左)與立法院長韓國瑜(右)在國慶談話中分別提出「沒有臺灣,就沒有中華民國」與「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臺灣」的說法,引發社會熱議。(合成圖/陳俊吉攝)

總統賴清德與立法院長韓國瑜在國慶談話中分別提出「沒有臺灣,就沒有中華民國」與「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臺灣」的說法,引發社會熱議。臺灣民意基金會今(21)日公佈最新民調,顯示韓國瑜的說法獲得50.6%民衆認同,高於賴清德的48.3%。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若兩人分別代表藍綠論述路線,在此議題上藍營略居上風。

國人對賴總統「沒有臺灣,就沒有中華民國」立論的反應(2025/10)(取自臺灣民意基金會)

根據臺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針對賴清德在國慶晚會強調「沒有臺灣,就沒有中華民國」,有48.3%受訪者表示同意,其中24.7%非常同意、23.6%還算同意;38.6%不同意,8.4%沒意見,4.7%未表態。游盈隆分析,這項主張理應在當前臺灣社會獲得高度共識,卻僅獲不到半數支持,顯示社會對此仍有明顯分歧,也反映賴總統近月聲望下滑,可能削弱其說服力。

國人對韓國瑜「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臺灣」立論的反應。(取自臺灣民意基金會)

相較之下,韓國瑜在國慶致詞時表示「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臺灣」,獲得50.6%民衆贊同,其中23.4%非常同意、27.2%還算同意;35.9%不同意。游盈隆指出,韓國瑜此一論述獲過半民意肯定,顯示「中華民國」仍是主流輿論中具感召力的政治語彙。

綜合兩項結果,游盈隆認爲,若賴清德與韓國瑜分別象徵綠營與藍營的兩種國家敘事,在「中華民國與臺灣關係」的辯論上,藍營的論述目前略佔上風,但兩派差距並不懸殊,顯示臺灣社會對國家認同問題仍處於拉鋸狀態。

本次調查由臺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教授負責問卷設計 、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本基金會委託,主要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資料清理與統計分析。訪問期間是 2025 年 10 月 13-15 日,共三天;對象以全國爲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爲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dual-frame random sampling) ,市話70%,手機 30%。有效樣本 1070 人,市話 750 人,手機 320 人;抽樣誤差在 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 3 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經費來源是財團法人臺灣民意教育基金會,簡稱臺灣民意基金會(TP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