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宣佈全面解除賣空禁令 外資又將集結入場?

財聯社3月31日訊(編輯 周子意)韓國週一(3月31日)解除了該國曆史上最長的賣空禁令。這一賣空禁令自2023年11月開始實施,旨在加強交易措施以打擊非法做空交易。

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表示,從週一開始,韓國證券交易所約2700只上市股票的賣空交易將全面恢復。此前,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和小型Kosdaq市場的350只股票已被允許進行交易。

系統性改革

2023年11月,由於多家全球投資銀行在賣空交易上涉嫌違規行爲,大批韓國散戶投資者對此類交易感到不滿,韓國金融監管部門全面禁止了韓國股市存在的賣空行爲。

歷史上,韓國一共頒佈過四次賣空禁令,分別是:

業內專家表示,最新一次禁令主要是出於監管原因,旨在保護散戶投資者,與該國此前的賣空禁令不同。正如麥格理分析師當時所指出的,早先的禁令都是旨在穩定金融市場,但2023年的措施針對的是系統性改革,以改善散戶投資者的可及性。

在最新的禁令期間,韓國官員們調查了多家跨國銀行過去的賣空交易,並對巴克萊銀行、花旗集團等多家華爾街巨頭的一些違規行爲處以罰款。

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開發了一套電子監測系統,以監測是否存在非法的“裸賣空”行爲——“裸賣空”指的是在沒有事先借入股票的情況下賣出股票。

此外,韓國還提高了對非法獲利的罰款,並強化了執法措施。根據規定,非法獲利超過50億韓元(合340萬美元)將被判處5年至終身監禁。

政治爭議問題

儘管韓國對賣空交易進行了系統性改革,但賣空問題在韓國早已成爲一個政治爭議,因爲該國龐大的散戶投資者羣體根深蒂固地認爲,此類交易往往是導致股價下跌的“罪魁禍首”。

KB證券的總經理Peter Kim指出,“韓國的散戶投資者佔市場交易量的50%以上,這使得韓國股市成爲韓國政府的一個關鍵政治問題。”

而且,韓國監管層在通過禁止賣空以提振股市上也屢試不爽。

過往,每當韓國股市開始下挫,韓國監管層都會出手,通過禁止賣空來穩定市場。例如,2023年10月,韓國綜合指數月度的累計跌幅達7.6%,一度創出階段性新低,而在賣空禁令出臺後,韓國股市大幅反彈,韓國綜合指數連漲2個月,當年11月、12月的累計漲幅分別爲11.3%、4.7%。

但是,長期的賣空禁令也會引起一些批評的聲音,不少投資者認爲,全面禁令會損害韓股市場的信譽和吸引力。

上月,韓國金融委員會委員長金秉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韓國股市在國際社會的信譽受到威脅,韓國政府正在努力完善股票交易中的不法行爲監測系統。”他還補充道,允許投資者完全恢復賣空是必要的。

“潛在的阿爾法機會”

隨着週一賣空禁令的徹底解除,以及更完善的交易系統的推出,有分析師認爲,此舉將提振韓國市場。

KB證券總經理Peter Kim表示:“如果重新進行賣空交易,將對整個市場和投資者產生積極的影響。市場流動性的增加將鼓勵更多對衝基金的參與,並提高市場的透明度。價值將超越增長,這是我們相信重啓賣空可能對整體市場產生中性至正面影響的另一個原因。”

華爾街投行高盛也預計,一旦賣空恢復,外國投資者的交易活動將會增加,因爲該國約70%的賣空活動是由外國投資者進行的。

高盛表示,“一旦恢復,賣空活動應能提高市場效率和價格發現能力,帶來潛在的阿爾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