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求變 戒嚴後總統權力的憲法改革

這次大選是在前總統尹錫悅因去年12月頒佈令人震驚的戒嚴令,而被彈劾、罷黜後舉行的選舉,主要政黨的候選人都誓言要改革憲法。(路透社)

韓國的政治危機引發了兩黨要求修憲、重塑總統權力的呼聲,這一問題在6月3日提前大選前引起了激烈的爭論。這次大選是在前總統尹錫悅因去年12月頒佈令人震驚的戒嚴令,而被彈劾、罷黜後舉行的選舉,主要政黨的候選人都誓言要改革憲法。

《路透》報導,慶熙大學公共治理研究所教授蔡振元表示,「修憲成功的機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韓國憲法最後一次修訂是在1987年,當時引入直接總統選舉和總統5年任期。

民調領先的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提議,2030年後的總統任期爲4年,連任兩屆,總統選舉實施決勝制,總理由國會提名。他在18日表示,「應該加強總統的責任,並下放權力。」

保守派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金文洙也公佈了一項改革方案,其中包括未來總統實施4年兩屆的總統制。他承諾,如果當選下一任總統,他將把自己的任期縮短至3年,以便從2028年開始,實現總統選舉和大選在同一年舉行。他還承諾取消總統豁免權。

近年來,各政治派別的總統候選人都支持修改憲法,包括給予總統兩個4年任期,但在新總統選出後,卻幾乎沒有採取任何具體措施。

蓋洛普韓國上個月的一項民調顯示,67%的受訪者支持修憲,來修復總統制,21%的受訪者則認爲沒有必要。

今年4月,李在明拒絕了國會議長禹元植提出在6月3日總統選舉日,就修憲問題舉行全民公投的提議。李在明當時表示,結束政治動亂是當務之急。他25日對記者說,下一任總統應該開始根據憲法修正案的選舉承諾來爭取公衆共識,並在兩黨的支持下繼續推進。

金文洙和國民力量批評李在明,沒有承諾縮短下一任總統任期。但李在明表示,對於下一任領導人來說,穩定的治理和經濟復甦比將任期的大部分時間花在修改憲法上更爲重要。

蔡振元表示,雖然李在明和金文洙有着相似的目標,但2位候選人的動機卻不同。他認爲,金文洙提出成立過渡政府並修憲的想法,是爲了向戒嚴令道歉,李在明「最初並不想急於發表這一言論,不是爲了轉移人們對他的注意力,但現在他這樣說,是爲了吸引更多溫和的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