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年輕上班族不愛聚餐
對年輕一輩的韓國上班族而言,下班後還要與同事聚餐,是「不受歡迎」的事。圖/美聯社
新聞提要■韓國上班族經常會需要在下班後與公司同仁聚餐,聚餐看似吃吃喝喝很是熱鬧,然而,在韓國上尊下卑的社會文化裡,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下班後還要跟主管一起吃喝。
精句選粹■However, are they enjoying their drinks and meal out of pure joy? Or simply out of obligation?
下班後同事們聚在一起烤肉、吃喝,即使沒有去過韓國,從韓劇裡也能感受到韓國上班族們經常會需要下班後的聚餐,從戲劇看人生,感覺韓國上班族似乎都很喜歡下班後與同事們一起「聚餐」。
戲劇雖然反映人生,不過真實人生卻未必恰如戲劇。韓國上班族確實是經常性的下班後會「聚餐」,但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特別是,對20~30歲的年輕一輩而言,下班後還要與同事聚餐,是「不受歡迎」的事。
職場文化上尊下卑
韓國一家行銷數據公司針對「下班後聚餐」進行調查,在1,000名受訪者中,有53.2%的人表示,「很麻煩」,但也有24.7%的人認爲「很有趣」。
進一步調查發現,39%的30多歲受訪者,以及40%的18~29歲受訪者認爲,下班後聚餐是必要的,這也意味着超過半數40歲以下的人認爲是「不必要的」。
相對的,60歲以上的受訪者有63%認爲,下班後聚餐有助增強團隊精神,所以是有必要的,同樣的58%的50多歲受訪者也是這麼想,甚至認爲下班後聚餐「對建立團隊精神」發揮至關重要的功能。
這顯示的不只是年齡、世代的差異,也是韓國上尊下卑的文化結果。過半數不喜歡下班後聚餐的年輕一輩,若不是職場上的菜鳥,就是在公司裡職位相對低的,相對的認爲聚餐是「必要的」年長者,也多半是公司裡的主管。
在上尊下卑的韓國,連喝個酒,年少者都要轉身背過年長者並掩面而喝,當長幼、尊、卑都在同桌餐敘時,對幼、卑者會是多麼的不舒服,況且,說是「聚餐」,實際上,在公司裡的職級在整場餐敘中一直存在,從座位的安排到結束時離場的時,都依職級有一定的規定,也就是說,韓國上班族的下班後的聚餐,說穿了不過是上班時間的延長。
基於義務非聯絡感情
現實上,在這類聚餐中,不但達不到建立「團隊精神」的目的,還是年幼與位卑者在整場活動中必須照顧上司,而非常討厭這樣的餐聚。
讓年幼且位卑者非常討厭這類餐聚的另一個關鍵原因是,酒。韓國人相信,酒可以讓人放鬆、打開心胸,可以拉近彼此距離,屬下與主管也能變得可以和睦相處,不那麼嚴肅。
然而,現實上,當韓國人是一羣人聚餐時,特別是有主管出席的餐會,原本只是助興的酒,往往演變爲是拚酒,然後喝太多,大家都醉醺醺,讓年輕一輩感到非常討厭的就是大家都喝多了,但是如果主管喝得不醒人事,做下屬的不但要照顧主管,還得負責把主管安全的送回家。
這也讓不少韓國年輕一輩對公司的下班後聚餐,感受到的不是享用美食與同事建立感情的場合,而是基於義務的一個不舒服的活動,當然,對年輕一輩來講,這類餐會對公司建立忠誠度一點幫助都沒有。
不過,隨着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世代踏入社會、進入職場,下班後聚餐型式也愈來愈多樣,但是,只要韓國上尊下卑文化傳統不變,對年輕一輩感到不舒服與討厭的情況依然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