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擬再出手打房
圖╱美聯社
新聞提要■儘管韓國政府6月時推出史上最嚴限貸令,依然無法抑制房價,特別是首都圈的房價竄升,李在明政府因此打算透過提高課稅標準的「公示評估率」與「市值率」方式,進行新一波的「房市控管措施」。
精句選粹■Under the current system, property taxes a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taxable standard, which is derived by multiplying the market price by the official appraisal ratio and the fair market ratio.
韓國李在明政府因失控的房價,6月時祭出史上最嚴限貸令,但依然無法抑制持續上揚房價,面對不斷攀升的房價,李在明政府打算提出新一波的「房市控管措施」。
限貸 難擋首爾房價
從6月祭出嚴格的限貸令後,依據韓國房地產委員會統計,截至9月29日期間,首爾市很多地區的房屋價格齊揚:首爾城東區上漲了5.01%;城南市盆唐區上漲了4.99%;京畿道果川市上漲了3.81%;首爾市廣津區上漲了3.57%;首爾市麻浦區上漲了3.17%;首爾市陽川區上漲了2.88%。
也就是說,儘管從銀行端的限貸下手,依然擋不住首都圈的房價不斷竄升,甚至因房價居高不下,成爲韓國年輕族羣認定是「投資」的最佳標的物,進一步讓房價再度有失控的跡象。
而韓國房地產界人士認爲,政府在6月推出相當嚴苛的房市控管措施後,要再推出新的金融監管手段會有很高的難度,與此同時,李在明政府已經承諾不會提高稅率作爲手段,但又不想讓房價失控下,新一波「房市控管措施」,一般估計,不會採取修改法律的方式變更法定稅率,而是傾向提高決定課稅標準的市值率(fair market ratio)與公示評估率(official appraisal ratio)。
提高市值率與公示評估率,基本上是會實質有效的增加稅負。韓國的房屋稅是依據「應稅標準」計算,而「應稅標準」則是按市場價格乘以公示評估率與市值率算出。舉例來說,目前市值率爲60%,而公示評估率約爲69%,那麼60%乘以69%,得出的41%即爲應稅標準,也就是以市場價格的41%爲課稅標準。
目前60%的市值率,是前總統尹錫悅執政時期所調降,現在李在明政府有意將市值率,再調回到文在寅政府時期的80%左右,並逐步提高公示評估比率。如果市值率恢復到80%,公示評估率提高到90%,應稅標準就會從市場價格的41%躍升爲72%。
也就是說,一旦市值率與公示評估率調高,即使房屋稅的稅率不變,實際上要繳的稅還是增加了。
不過,對想要立即抑制房價飆漲的人士而言,自然是會認爲強度不夠,應更爲直接的提高房屋持有稅,例如,提高綜合房地產稅率。韓國房屋持有稅,主要包括了財產稅(0.25%~4%)和綜合房地產稅(0.5%~2%)。持有高價或多戶住宅的人可會面臨更高的稅率,例如綜合房地產稅率可能高達6%。
提高房屋稅率 恐引反彈
然而,對提高房屋持有稅,韓國政府與執政的民主共同黨都相當戒慎恐懼,不是因爲李在明曾經承諾過,而是因爲在文在寅政府執政期間,大幅提高了房產持有稅,結果不但沒有達到穩定房價的顯著效果,傷到的反而是一般受薪階級更「居不住起了」,也積蓄了社會對文在寅政府更多的不滿情緒。
所以,既然提高房屋持有稅對穩定房價的效果有限,自然得另闢蹊徑。只是,即使房屋稅的稅率沒有變,但是,一旦市值率與公示評估率調高,還是有實際加稅的效果,屆時會不會有反彈聲浪,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