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船廠不接散裝船、日本缺塢位 裕民兩艘海岬型船選在大陸建造
▲選擇有限,裕民航運海岬型船還是決定在大陸建造。(圖/裕民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在美國強力抵制中國大陸建造船舶情況下,裕民航運(2606)新加坡公司本週一(31日)訂造的兩艘18萬噸海岬散裝貨輪,選擇在中國船舶工業建造,公司高階指出,韓國造船廠已經很多年不接散裝船,日本造船廠大型船塢位很少,公司的海岬型船不跑美國,不會受到美國政策影響。
裕民高階分析,散裝船因爲是不定期船,船公司可以自行選擇走那些航線,不像貨櫃定期航線是固定彎靠某些港口,因此散裝船容易避開一些敏感的港口,公司雖然中小型散裝船偶爾會接美國的運務,但比例不高。
公司這次訂造的兩艘新船,每艘造價0.75億-0.79億美元,合計交易總金額1.5億-1.58億美元,約合新臺幣46.15億-48.61億元,預計2028年交船。
造價部分,約較去年低廉100萬美元,如果與日本造價比較,大陸造船廠中小型船造價可以低廉一成左右,少約300萬美元,海岬型船約低廉8%,少600萬美元左右。
裕民目前訂造中船舶包括6艘6.4萬噸超輕便型散裝輪、4艘18萬噸海岬散裝貨輪,短期內暫無加造計劃,每個月幾乎都有在租船市場以短租方式租進船舶,協助履行取得的貨載運務,另有兩艘長租的巴拿馬型船。
同時看好新能源市場積極開發,裕民攜手日商川崎汽船跨足需求夯的LNG運輸船市場,已砸2.7億美元購置首艘LNG運輸新船,並取得亞洲客戶十年長約,預計2026年投入營運。
展望散裝航運後市,儘管需求端變數多,所幸供給端穩定,整體散裝船舶噸位新增供給不到2%,海岬型船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