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捷運運兵、封橋挨批演很大 專家:重在迫敵棄軍事企圖

漢光41號演習實兵操演,軍方動用大型遊覽車、水泥塊、紐澤西護欄等器材構築六道封鎖線,引發外界討論。照片/陸軍第三作戰區提供

漢光41號演習實兵操演結束,不過軍方佈置大批阻絕器材,以及運用捷運運兵等科目,引發外界許多爭論,軍事專家分析,城鎮有許多特色,可以顛覆過去的許多戰爭指導,如捷運、衛生、工程下水道與涵管等渠道,有些大型下水道,甚至可供車輛行駛,這些在軍事上都是可能運用的途徑。就看如何靈活應用。

漢光演習期間,「縱深防禦」及城鎮防衛階段,軍方佈置大量各式阻絕器材、誘導入侵敵軍進入預想殲敵區的想定,引發軍事迷質疑「解放軍會乖乖上當?」「難道共軍傻傻不會繞過障礙?」

陸軍八軍團前副指揮官郭力升將軍分析「誰知道繞道的草皮有沒有地雷、詭雷呢?」他指出阻絕必然會結合兵力部署與火力,況且用兵講究虛實,就算是四四方方的水泥塊,敵軍只要沒摸清楚狀況,也不會敢輕易冒進。

他進一步舉例,憲兵演練萬板大橋封橋,除了空包彈製造的聲光效果外,更重要是演練運用現有資材,預期遲滯或阻絕敵軍,未來若加入「火山」機動或人攜式的佈雷系統,還可更快速佈雷。只要能造成對方投鼠忌器,就可達成遲滯敵軍的目的。

郭力升指出「若濱海可決勝,何須灘岸殲敵?」各界不應只聚焦「縱深防禦、誘敵深入」的環節,而是我方整體的有效嚇阻戰力若能發揮效果,即能迫使對方放棄軍事冒險的企圖心,如此,就根本不會進入國土防衛作戰的階段。

另一方面,憲兵部隊運用捷運實施快速反應行動,也引發各界爭論,更有網友質疑「戰時哪還有捷運?」或「戰時哪還有電?」

郭力升解釋,應先探討這個演練是定義作戰的哪個階段,若在平常時期、平戰轉換階段,捷運當然還會有電、列車也還在運轉,那麼對中樞防衛、快反制變任務而言,利用捷運來執行小兵力投送,這是采地下機動方式,具有迅速、便捷、隱匿、安全的特性,也不失爲一種合理可行的手段。他進一步舉例,就算停電、捷運班車無法運作,捷運公司也有各式使用內燃機的工程車輛,可事先徵用協助軍事行動。

郭力升指出,城鎮有許多特色,顛覆了過去的傳統的用兵模式與作戰指導,如地形五大要素中的「接近路線」以都會型城鎮爲例,除了一般的「地面」接近路線之外,還有「地下」接近路線,如捷運、衛生、工程下水道與涵管等渠道,有些大型下水道,甚至可供車輛行駛,這些在軍事上都是可能運用的途徑。他強調,國軍各項戰術行動,都會針對敵情威脅與作戰環境,靈活運用不同作爲與手段,纔能有效制敵勝敵。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也提醒,對於進入臺北市中樞地點的地下隧道,包括臺鐵、高鐵與捷運等,除了考慮如何作爲軍事用途外,也該考慮如何藉阻塞,或是進行「地道戰」,阻止共軍利用這些地下隧道作爲突入臺北市中樞的通道。

漢光41號演習期間,憲兵部隊演練北市捷運轉運部隊、物資,引發各方討論。圖/軍聞社提供

漢光41號演習期間,憲兵部隊演練北市捷運轉運部隊、物資,引發各方討論。圖/軍聞社提供

漢光41號演習期間,憲兵部隊演練北市捷運轉運部隊、物資,引發各方討論。圖/軍聞社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