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41號演習落幕…史上最長 見軍率最強

憲兵指揮部官兵於捷運站內實施警戒及兵力轉用。圖/國防部

國軍年度「漢光四十一」歷經十天九夜於昨日結束。軍方今年着重前期「灰色地帶行動應處」及後期城鎮作戰等階段,許多民衆確實感受到今年「街上的軍車增加了」,「史上最長漢光演習」也是「史上最強見軍率」。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質疑,國安當局可能想借此操作亡國感,不過若操作過當,其實已物極必反,早已沒有效果。

漢光四十一號演習昨日正式結束,賴清德總統昨日在臉書上稱「全體國軍弟兄姊妹,大家辛苦了!」也感謝全體國人,在演習中對國軍的支持與包容。國防部長顧立雄昨日宣佈操演結束後則強調,真正具備嚇阻效果的,不只是新式武器裝備本身,更是國軍改革、團結與制敵克敵的決心,讓敵人明白,貿然犯臺必將爲錯誤決策付出代價。

今年漢光演習,平時熙來攘往的臺北市街頭可見化學兵偵消車出動,還有重型的雄風飛彈車在傍晚時段與下班車潮並行;而到了城鎮作戰階段,憲兵部隊實際在北市聯外重要的萬板大橋演練封橋阻絕,使得深夜的萬華街頭槍聲大作,憲兵部隊與陸軍後勤單位清晨運用臺北捷運系統,進行兵力與物資的快速輸送與機動部署,都是過去罕見的畫面。

演習警報 敵導彈用詞惹議

而城鎮韌性(防空)演習舉行時,許多民衆收到了警報簡訊指,「城鎮韌性演習/防空警報─敵導彈攻擊臺灣北部,儘速避難」,然而訊息中寫着「導彈」來襲,用的是大陸慣用的用語,而非國軍的「飛彈」,引發議論,更有人質疑是軍方刻意爲之。

國軍漢光四十一號實兵演練日前舉行,演習區域民衆收到手機簡訊,「城鎮韌性演習/防空警報─敵導彈攻擊臺灣北部,儘速避難」。記者曾學仁/攝影

陳玉珍指出,這次見軍率提高,固然是部隊臨戰訓練的必要作爲,不過也可能讓老百姓覺得「我們離戰爭更近了」。她認爲民進黨若想操作亡國感,恐怕已物極必反,早已沒有效果。她強調,「芒果乾」這張牌若操作過當,大家反而就真的認爲要打仗了,而不是恐嚇,反而將造成社會恐慌。

陳玉珍並質疑,這次南部風災造成許多民衆房屋受損、甚至屋頂掀翻,簡直有如真的遭逢戰爭的斷垣殘壁、沒水沒食物,這真正是政府應該動員演練戰災搶救、安置民衆的最實際機會,但政府卻忽略這麼重要的工作。

國民黨前立委林郁方認爲,賴清德總統上任後,在爭取中間選民認同上,始終成績不佳。如今一面宣揚「團結月」,同時又推動大罷免,更難自圓其說。這時正逢漢光演習,規模又比往年更大,總統當然樂於藉此塑造自己身爲三軍統帥的威望,建立重視國家安全的印象,希望沾國軍的光,替自己或大罷免加分。

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林穎佑指出,「見軍率」的提高,確實讓民衆感受到「我們與戰爭的距離」更接近了,不過這也是讓民衆更切身警覺臺灣所處的現實處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