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大選明投票 東北亞風起雲涌

韓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中),5月29日在韓國首爾蠶室綜合運動場舉行的競選活動中與黨員一起振臂歡呼。(美聯社)

韓國總統選舉即將在3日進行投票,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金文洙(中)1日在首爾街頭舉行造勢大會宣講,進行最後拉票。(鄭任南攝)

韓國第21屆總統大選3日正式登場,這場選戰不僅是韓國政權輪替的關鍵時刻,也將改寫東北亞地緣政治的版圖。在投票日前的黃金週末,主要政黨候選人的宣傳車在首爾街頭穿梭,各處人羣壅塞,政治口號與吶喊飄蕩在空中,選戰如戰場般緊繃。大選前居於頹勢的保守派似有集結態勢,無黨籍候選人黃教安1日突然宣佈退選,並呼籲選票轉向支持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居於領先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則加強防備。

選情緊繃 人羣壅塞場面熱烈

依據封關民調顯示,李在明以49.2%支持率領先,金文洙獲得36.8%,改革新黨李俊錫則以10.3%暫居第三。相較前一輪民調,李在明的支持率甚至再度提升2.6百分點,顯示他在選民中的優勢逐漸鞏固。選前最後週末,李在明1日上午自中部的安東故鄉開始造勢,身穿防彈背心、臺前還設有防彈盾牌。他向支持者表示,不能只追求區域平等發展政策,而要向首爾以外的地區提供更多輔助。李在明過去在釜山遭刺殺未遂後,李在明本屆競選公開活動均加強維安,但支持者仍熱情不減,掌聲與歡呼聲此起彼落。

李在明深入保守勢力根據地,隨後轉往前總統朴正熙的故鄉大邱。他在現場表示,「這次選舉是爲了擺脫地區和政黨的束縛,重建民主共同體」,並點名譴責去年12月參與戒嚴的「內亂勢力」,喊話選民支持進步改革。

與此同時,金文洙則固守首都圈,上午於水原發表演說時,細數他擔任京畿道知事期間在招商和交通建設的成就,並主打經濟牌,以重振經濟爲青年創造優質就業機會。

黃教安退選 表態支持金文洙

金文洙一方面對戒嚴造成的經濟衰退表示歉意,另一方面批評多起官司纏身的李在明「這種人當總統,國民就活不下去了」。他也尖銳嘲諷李在明的安全裝備,稱對手不僅需要防彈背心,還需要防彈盾牌,顯然試圖培養獨裁者。國民力量黨昨日也召開記者會,稱韓國正站在最後的十字路口,警告李在明政策的潛在風險。

本報記者直擊金文洙昨晚於首爾鬧區一處十字路口造勢,儘管四周車水馬龍,支持者的歡呼聲卻足以掩蓋街頭喧囂。現場以壯年選民爲主,人羣高喊「金文洙總統」不絕於耳,久久不散,場面熱烈。

值得注意的是,無黨籍候選人黃教安於1日宣佈退選並表態支持金文洙。他在直播中表示:「我們必須阻止李在明當選總統,金文洙是一名能對抗反國家勢力的候選人」。黃教安同日傍晚仍現身光化門街頭與支持者互動,場面簡單低調,未見維安人員,反映出他鮮明的個人風格。

對於這場激烈的選戰,國際也高度關注。臺大政治系教授張登及分析,若李在明勝選,預料韓國將採取更彈性包容的「平衡多邊」外交政策,強調與中國及北韓的對話,可能對美韓關係形成挑戰。若金文洙當選,則可能進一步深化韓美日安全同盟,對中朝採取更強硬路線,但同時也恐加劇區域緊張情勢。

國際關注 影響東北亞政治走向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李明則提醒,雖然總統權力龐大,但國會目前仍由進步派主導,若保守派勝選,未來政務推動恐受掣肘,國內政治對立可能加劇。

本屆選舉的旅外投票亦創下紀錄,根據官方統計,全球223個投票站共吸引近20萬人投票,旅外投票率高達79.5%,創歷屆新高。國內提前投票率也達34.74%,爲歷來第2,民衆參與意願踊躍。然而,途中投票舞弊事件陸續傳出,包括選民冒用他人身分及違法投票等,引發各界對選舉公正性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