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龍捲風? 上萬只小魚羣聚成「魚柱」:反成鯨鯊大餐

潛水者在澎湖西南海域遇上的魚柱景觀,像龍捲風般不停地旋轉。(Moon月海景民宿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澎湖西南海域近日有潛水者遇上成千上萬尾白堯及丁香,從水面到水下10米形成魚柱奇觀,並像龍捲風般不停地旋轉,以期嚇走掠食者。澎湖潛水業者葉生弘猜測,或許這就是近來澎湖海域頻頻發現「溫柔的巨人」鯨鯊蹤影的原因,追逐這些食物而來。

俗稱「丁香魚」的日本銀帶鯡爲臺灣重要的經濟性食用魚,每年約4月底洄游至澎湖北海一帶產卵,在孵化期的一個月裡,爲保護母魚的產卵及幼魚的成長,澎縣府24年前開始於每年5月1日至6月1日公告爲丁香魚採補禁漁期。

但在長年過度捕撈下,也未見丁香魚產量回升,所以佔有國內99%以上丁香魚市場的澎湖縣,今年爲因應近年異常氣候對海洋生物的影響,並基於保護丁香魚產卵母魚必要性,將2025年度丁香魚採捕禁漁期提早並延長爲4月20日起至6月1日止,同時劃設自主管理禁漁區。

而因爲零散的單一魚只容易被掠食者吃掉,魚羣則比較不會受到攻擊。所以有些魚會組成魚球或魚柱,亦即所有的魚繞着一個固定的中心遊動並變換隊形,甚至像龍捲風一樣旋轉,避免被掠食的一種自我防禦機制。

但是不管形成魚球還是魚柱,雖然「壯觀」,卻也更加引人注目,反而吸引更多其他的掠食者,有些掠食者會採取反制措施加以瓦解,進而享受一頓大餐。像鯨鯊雖爲濾食動物,主要濾食小蝦、小魚等浮游生物,面對眼前這滿滿誘人的食物,可是毫不客氣的張口吞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