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素養師資擴大培訓 迎接《海洋保育法》7月生效

海洋素養種子教師培訓,今天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臺灣海洋教育中心開跑,主要爲了培育第2代海洋素養種子教師,並於培訓後於全國教學現場推展海洋素養教學。(海委會提供)

海洋委員會今年擴大「海洋素養種子教師培訓」計劃,培育200名來自全臺的基層教師,以提升校園海洋教育推動力,培訓於5月23日至25日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舉行,課程採用美國「海洋科學序列(OSS)」教材,強調實作與探究,以深化教學能力。

海委會指出,本次培訓旨在培育新一代海洋素養教師,並邀請首批種子教師擔任講師與輔導員,協助研習教材、設計課程與撰寫教案,期望讓海洋素養教育向下紮根,進一步推動永續機制。

臺灣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表示,海洋素養對臺灣至關重要,面對氣候變遷與環境挑戰,種子教師的熱情投入將引領學生邁向「海洋世代」;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則強調,海洋中富含的藻類等植物,產出地球5到8成的氧氣供應,並提供豐富蛋白質,正確利用方能確保永續發展。

管碧玲還指出,《海洋保育法》已於去年三讀通過,並將於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涵蓋禁限制行爲與庇護區規劃,她期許種子教師成爲海洋保育推動者,深化教育影響力,確保臺灣海洋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