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塑料垃圾做成抱枕,探索海洋環保公益和商業結合新模式
2月26日-27日,首屆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一股“全球藍色青年力量”也在會場颳起了陣陣新風。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常敬甜就是其中一位,她所在的環保項目推動了海洋塑料製成抱枕、椅子等商品售賣,不斷探索着海洋環保中公益和商業結合的新模式。
青少年在保護海洋當中發揮着非常有希望而且非常重要的角色。北京理工大學學生、布魯布魯海洋文化發展(青島)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常敬甜作爲青年代表亮相,讓人看到了海洋環保的更多可能。 “全球每年至少10億隻海洋生物因塑料製品而失去生命,我們在90%以上的海鳥胃裡都發現了塑料。到2040年,海洋中塑料的重量將超過魚類,也就是說,到那時塑料將成爲海洋‘真正的主人’。危機當前,全球18億青年是扭轉局面的關鍵力量。”
常敬甜說,青年環保潛力巨大。其所在的項目正在爲此努力:一方面促進海塑產品消費,另一方面激勵環保領域創業。“當前市場上的海洋塑料再生產品並未受到年輕消費者的歡迎。我們想通過IP形象打造、社交媒體營銷,品牌聯名、時尚設計等手段,讓海塑產品受到年輕人喜愛。而且可以讓這些非常時尚的環保產品進入校園、商場,帶動消費,形成自發的市場循環。同時,我們計劃設立青年基金,支持海洋環保相關的青年創業,爲熱愛環保的青年提供資金。”
在媒體採訪中,她也展示了海洋塑料垃圾做成的抱枕,甚至嘉賓所坐的椅子也是用這些“廢棄物”做成的。
常敬甜說,作爲地球的年輕一代居民,不想做地球的“房客”,更想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留住這個清潔、健康且有復原力的美好藍色家園。“我們應該要儘可能地將我們的海洋環境進行更進一步有益而積極的轉化,我們希望環境變得更加有韌性,更加強大,這也是‘海洋十年’的初衷所在。”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王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