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雞蛋不怕吃!真正讓血脂飆高的3大食品雷區你中了幾個?

近年來很多人擔心雞蛋會讓膽固醇飆高,但最新營養研究指出,雞蛋其實位居低風險食物之列。真正導致血脂異常的,是含有大量飽和脂肝酸與反式脂肪的加工食品與油炸點心,這些纔是現代高血脂的主要元兇。

雞蛋膽固醇含量並非最大問題

雞蛋含有豐富蛋白質及營養素,一顆約含200毫克膽固醇,屬於飲食中「適量攝取無害」的食品。多項研究表明,正常食用雞蛋並不會直接導致血中壞膽固醇(LDL)顯著上升。

真正導致膽固醇飆高的是這些食物:

加工糕點與油炸食品:如蛋糕、炸薯條、薯片、餅乾及速食等,富含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長期攝取會刺激肝臟自行合成過量壞膽固醇。

高脂肪肉類與內臟:如肥豬肉、豬腦、羊肝等動物性脂肪,含有高飽和脂肪與膽固醇,也會促使體內壞膽固醇升高。

高脂乳製品:如全脂奶油、鮮奶油、起司等,容易增加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海鮮與膽固醇迷思

不少人誤會所有海鮮膽固醇高而避之,但營養師指出,部分如白蝦、蜆、鯛魚、鮭魚等海產,膽固醇與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可以放心適量攝取。反而烏魚子、小魚乾、蝦米等富含高膽固醇且較高升膽固醇指數的海鮮應適度控制。

營養師建議

控制高血脂要從整體飲食及生活習慣着手~

避免過多攝取油炸、加工食物及高飽和脂肪飲食。

適量食用雞蛋與低脂蛋白質,如魚類及豆製品。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與全谷雜糧,幫助調節膽固醇。

配合適當運動,提升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