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大餐後竟脣舌發麻中毒 1986年西施舌中毒案震撼全臺
造成高屏地區二十多人中毒的西施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6/01/02 常誠容攝影)
1986年,在高屏地區有民衆參加喜宴以及在海產店吃了美味的海鮮西施舌貝之後,有100多人發生脣舌發麻發熱、四肢麻痹、頭痛、嘔吐、呼吸困難等神經性中毒的症狀,甚至有兩人因毒性太強而死亡,這些西施舌主要都是購自屏東縣東港、烏龍等地養殖場,有24人送醫院救治,其中2人死亡,當中還包括養殖戶一家。
【推薦閱讀】 重金屬毒害二仁溪 臺灣牡蠣曾是世界最綠|綠牡蠣事件 生食蝸牛釀禍! 1985年「金蘭醬油家族」兩代五口慘死
當時短短兩日有多人因食用西施舌貝後,出現神經性中毒症狀,引發市場的震驚,自從西施舌貝事件發生之後,死傷已達30多人,衛生單位採樣化驗之後才揭發了這起環境污染所造成的食品中毒事件。
經過藥檢局初步化驗西施舌後,衛生單位認爲西施舌遭外來毒物污染的可能性很大,推斷民衆之所以中毒,主要這是些西施舌含有一種麻痹性貝毒所引起,衛生當局馬上呼籲民衆勿再食用西施舌, 同時也下令東港等市場停止販賣西施舌,希望西施舌事件不致繼續擴大,並且呼籲市民,西施舌中毒原因未明朗前,千萬不可食用,以免發生危險。
當初衛生局研判西施舌貝是受氰化物污染,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西施舌本來無毒也不會吃死人,但如果將西施舌飼養在含有渦鞭毛藻的水中,就變成有毒西施舌,進而讓食用的民衆跟着中毒。
渦鞭毛藻其毒性類似河豚,但毒性強度上略遜於河豚,若是西施舌養在含有渦鞭毛藻的水中,它們會把這種非常細小的單細胞動物吃進體內,而渦鞭毛藻能夠產生麻痹性貝毒,但西施舌吃了渦鞭毛藻的毒素本身卻不會中毒,反而因爲食物煉的關係,讓西施舌體內的毒素會越積越多,等到人類吃下西施舌以後,便容易毒發致病甚至導致死亡。
根據美國的統計資料,在1682年到1962年之間,全世界曾陸續發現900餘名雙鞭毛藻中毒的病例,其中有200人已死亡,當時臺灣尚未有資料顯示有此藻類,但也可能因是個別發生而被忽略,而這次的集體中毒事件讓臺灣留下完整的資料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