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委會推海洋教育向下紮根 4年投資近4億!打造永續藍色國度

▲參賽團隊進行現場演示,結合科學實驗與在地生態,引人入勝。(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臺中報導

「海洋素養創新教學競賽決賽暨社羣成果觀摩會」昨(29)日登場,全國30所學校、約200位師生帶着研究與創意成果同場較勁。這項由海洋委員會主辦的盛事,自6月起歷經書審與分區複賽,透過現場教學演示、探究展示與跨域實作,展現以美國「海洋科學序列」爲核心的教學創新能量。

此屆競賽以「實作」與「探究」爲主軸,分高中、國中與國小三組進行。各校團隊發揮所長,從浮游生物觀察、碳循環與氣候、洋流與能源永續,到食物網與棲地比較等主題,讓海洋議題不再只是課本上的名詞,而是學生親手觸碰、親眼觀察的現場實踐。

暖暖高中以「找出碳的秘密」引導學生理解碳循環;永寧國小則從「高美溼地到海洋食物網」出發,串連在地生態;東港高中以「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反思永續責任;東華附小推出「我們的海洋,我們來守護」,從生物到地景深化資源思辨。孩子們在探究中理解人與海的關係,將知識轉化爲行動,具體實踐「知海、愛海、惜海」的精神。

海洋委員會指出,競賽同時結合「海洋素養入校教學觀摩分享會」,邀集全國海洋素養種子教師展示教學成果,彼此交流經驗、互相觀摩,讓海洋教育能量在校園間持續擴散。近年行政院覈定「建構海洋素養典範國家與海洋產業人才升級計劃」後,海委會與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攜手推動種子教師培訓、入校教學與競賽實作等多元策略,迄今已培育超過300位具備海洋素養教學力的師資,帶動學校、社區與家庭共同認識海洋、理解海洋。

決賽結果出爐,臺南市南科實驗小學、臺中市大道國中、新竹市竹東高中分別獲得特優獎。頒獎典禮由海洋委員會林麗英處長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李明安副校長主持,除頒發優勝隊伍外,亦表揚「表現優異種子教師」,並播放「海洋素養推廣精華影片」,回顧師生從研習、教學到動手實驗的歷程,現場掌聲與笑聲交織,氣氛溫馨熱烈。

多位種子教師受訪時表示,OSS課程提供明確的探究架構與步驟,能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觀察與思辨,讓學校逐步成爲「學習海洋、行動海洋」的基地。海洋委員會強調,未來將持續結合實驗、探究與思辨式教學,將抽象的科學概念轉化爲具體、有感的學習經驗,並深化與地方產業、社羣及文化的連結,讓海洋素養成爲日常教育的一部分。

根據規劃,「建構海洋素養典範國家與海洋產業人才升級計劃」爲期四年,總經費3億9,400萬元。後續將持續精進課程與場域鏈結、推動教材本土化、優化評量工具,並擴大參與學校規模,培育更多懂海、愛海、護海的新世代公民。同時,計劃也將串聯地方產業、博物館與科教機構,打造可被複制的示範模式,強化我國海洋教育的系統性與永續性,爲臺灣邁向「海洋國家」願景奠下堅實基礎。

▲OSS課程引導學生以探究方式學習海洋知識,激發無限創意。(圖/記者遊瓊華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