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紅藍綠學者對話島內政情
「大罷免」對2026九合一的影響,以及對兩岸關係將帶來衝擊。(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美東時間2025年5月10日晚(北京、臺北時間5月11日晨)由環球兩岸關係研究會和全球華人政治學家論壇主辦,臺灣中流文教基金會和上海東亞研究所贊助的《兩岸熱點》系列講座第四十四講暨閉門線上研討會在美國華盛頓舉行。會議由美國美利堅大學教授、環球兩岸關係研究會召集人趙全勝主持,臺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輔仁大學日文系特聘教授、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和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關係學教授達巍聯合主講。來自全球各地的20餘位學者參與了會議,其中鄧中堅、劉源俊、何戎、殷燕軍、段瑞聰、祁冬濤、朱志羣、胡少華、韓榮斌等專家學者在問答環節分享了看法並提問。
林廷輝副秘書長首先介紹了「大罷免」當前的情況以及成與不成潛在會帶來的後果。他尤其指出除了民進黨的因素外,國民黨內部的爭鬥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藍營內部也有分化的情況出現。他也分析了蔣萬安、盧秀燕、朱立倫的狀況,以及相應選區內潛在的挑戰。隨後,林博士也分析了立法院的生態,以及潛在的動態變化。他同時分析了賴的目的,對2026九合一的影響,以及對兩岸關係潛在會帶來的衝擊。
何思慎教授教授首先分析了民進黨永遠覺得自己是反對黨的弔詭的一面,以及民進黨在政治論述和行動中的尷尬局面。何教授隨後分析了大罷免背後究竟是民進黨還是民團的問題,同時分析了第二階段和接下來第三階段潛在的一些在臺北、臺中、桃園等重要個體的處境,乃至國民黨的未來。何老師同時指出這場大罷免對民進黨是隻賺不賠的,哪怕被罷免的不到6席民進黨無法單獨成爲多數,也藉這個機會進行了較好的組織動員,召喚回來了年輕人,對「九合一」選舉也會有說明。
達巍教授首先分享了對大陸學界就臺島大罷免關心程度的觀察,尤其是對民進、國民兩黨從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失望。達教授同時指出臺島的大罷免在北京看來可能只是茶壺裡的風暴,時下過去40年大家熟悉的秩序已經結束了,無論是全球化時代、冷戰後秩序還是新自由主義秩序,這個秩序的變化會對臺灣問題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和制約。達教授隨後分析了紅藍綠三邊的此消彼長以及北京對發展的判斷和擔心,並把島內發展與國際大格局聯繫在一起。
問答環節,學者們就「大罷免對國民黨的傷害」、「改善兩岸關係的出路」、「美國在臺協會的看法」、「美國國務院的態度變化」、「九合一的準備」、「民進黨的長期執政」、「三方各自的政策」、「賴的目的」、「罷免的練兵作用」、「中美大交易」、「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孫中山認同」、「國民黨的窘境」、「大陸的耐心」、「民粹主義」、「技術力量」、「寡頭力量」、「美國的選擇」、「全域變化與新的國際秩序」、「兩岸溝通」、「中日關係」、「兩極與多極」等話題進行了熱烈地交流。各位學者交流熱烈、深入,言猶未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