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ETF 錢潮滾滾來
輝達市值突破4兆美元,也推動美股主要指數再度改寫歷史新高,不過,海外ETF規模整體規模並未受到帶動,反應關稅、匯率等的波動影響,整體規模今年都在5,000億元上下游走。
觀察上半年海外ETF資金流表現,前五大ETF流入金額都超過40億元。以國泰費城半導體淨申購最多,約112.51億元、次爲富邦NASDAQ的102.4億元、復華S&P 500成長87.07億元、復華富時不動產60.88億元、統一FANG+爲40.91億元。
統計至6月底,整體ETF規模逾6.5兆,總檔數達270檔,ETF規模佔整體基金規模比重達66%,創新高,然主要來自債券及臺股ETF成長帶動ETF蓬勃發展。
進一步檢視臺灣ETF資產類別表現,臺股ETF目前成爲第一大資產類別,規模爲3.3兆元,佔比達51%,有70檔,其次是債券ETF,規模爲2.7兆元,佔比達41%,檔數爲102檔,然而海外ETF規模僅5,103億元,佔比8%,檔數爲98檔,資產類別表現差異懸殊。
國泰費城半導體經理人李翰林表示,輝達持續領漲科技類股,市場持續押注其在AI晶片領域的主導地位,股價連續多日創下新高,打破過去一年來反覆測試的150元壓力線,連續近一週站穩160元價格區間之上,市值更突破4兆美元大關,成爲全球首家達到此里程碑的上市公司,同時也帶旺其他半導體公司表現,資金正在持續流入半導體產業。
展望後市,ASIC與GPU新品陸續量產下,還有手機傳統出貨旺季即將來到,半導體市場目前維持多頭氣勢。觀察各次科技浪潮多爲十年的大多頭週期,而AI自2023年底開始,未來至少還有5-10年的好光景,持續受惠於AI需求強勁與營收加速成長,預估本益比將再進一步擴張,前景可期。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