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優化離島免稅政策,拓寬“即購即提”商品清單目錄
中新經緯8月4日電 海南省政府網站4日公佈《海南省加快構建具有特色和優勢現代化產業體系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下稱《行動方案》)。其中明確,推動優化離島免稅政策,拓寬“即購即提”商品清單目錄。
根據《行動方案》,海南省到2027年,四大主導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70%左右,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深入推進,旅遊消費潛力持續釋放。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加速融合,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優化升級,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接近30%。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力爭2027年全省R&D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8%,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17%。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形成“接二連三”協同發展格局,農業特色主導產業全產業鏈增加值年均增長5%以上。
特色產業培育方面,《行動方案》提出,推進深海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加快海洋油氣礦產增儲上產,開展重點區域“多氣合採、多能利用”潛力評價和深海油氣田開發關鍵技術研發,積極推進重點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生產性試採。到2027年,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深海科技產業集羣營業收入超過60億元。
加快培育商業航天全產業鏈。着力培育文昌國際航天城航天產業集羣,建設航天重大科創基地,壯大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推動商業航天發射場核心能力提升,加快商業航天發射場二期和配套設施建設。推進衛星超級工廠建設,開工建設衛星部組件製造中心、火箭大部段製造中心等項目,積極引進商業航天企業佈局總裝總測能力,推動星、箭、場一體化發展。發揮行業龍頭帶動作用,依託海南衛星數據與應用研究中心、海南省航天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載體和平臺開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應用等。到2027年,文昌國際航天城航天產業集羣營業收入達到100億元。
優勢產業提升方面,《行動方案》明確,優化旅遊產品供給。深化“X+旅遊”融合發展,做優航天旅遊、高端康養旅遊、熱帶雨林旅遊、黎苗文化旅遊,大力發展演藝旅遊、體育旅遊、銀髮旅遊等新型消費業態。支持三亞、陵水打造影視短劇全產業鏈。到2027年,三亞海棠灣休閒旅遊產業集羣營業收入突破500億元,全省入境遊客達到230萬人次,開通境外航線160條。
開展金融改革先行先試。推動EF賬戶試點擴容,提升海南自貿港資金跨境流動便利水平。積極爭取落地跨境資管政策試點,支持跨境資金集中運營中心集聚發展,加快海南自貿港跨境資金監測平臺(二期)建設。精準釋放飛機船舶租賃SPV實質性運營認定政策紅利,吸引金融租賃、融資租賃公司來瓊展業。到2027年,三亞中央商務區現代金融產業集羣資產管理金額接近6000億元。
做好“三篇境外消費迴流文章”。打贏免稅購物主動仗,推動優化離島免稅政策,拓寬“即購即提”商品清單目錄。擦亮“留學海南”品牌,持續招引境外優質教育資源,打造“1+3+N”學科專業核心競爭力,力爭2027年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師生人數達到18000人。加快推進境外醫療消費迴流,持續推動臨牀真實世界數據應用試點工作走深走實,每年力爭2-4個真實世界研究試點產品獲批國內上市,爭取每年引進國際創新藥械不少於40種,到2027年醫療旅遊人數突破150萬人次。
打造數字經濟創新高地。推動海口復興城數字經濟產業集羣和海南生態軟件園數字經濟產業集羣向創新驅動和應用驅動轉型。加速佈局算力產業,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促進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打造數字化應用場景核心競爭力。基於區塊鏈、AI、大數據技術推動數字健康、數字文娛、共享平臺等業態提升能級,積極佈局遊戲出海、來數加工、半導體芯片、集成電路等產業。以石油化工新材料、現代生物醫藥、高端食品加工產業和裝備製造等領域企業數字化轉型爲場景推進數實融合發展。到2027年,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200億元。
重點園區高質量發展方面,《行動方案》提到,創新園區投融資機制。探索設立省級產業園區投資公司,靈活運用投融資和資本管理運作方式支持自貿港重點園區發展。支持有條件的重點園區發行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或資產支持證券等金融產品。充分發揮專項債的社會資本撬動作用,鼓勵符合條件的項目使用專項債券作項目資本金。
推動產城融合發展。支持完善“五網”基礎設施、環保消防設施、學校、醫院等生產生活配套項目建設,對於符合相關條件的項目,省財政、各市縣財政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方面給予重點保障。支持多渠道增加房源供給,促進職住平衡。在重點園區內建設的安居房,可優先向符合條件的人才配售。
此外,《行動方案》還提出,加大現代化產業體系財政投入力度,發揮自貿港建設投資基金撬動作用。加快構建與現代化產業體系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體系,鼓勵提高製造業貸款比重,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和產業保險。創新產業項目供地方式。加強企業用能用水保障,優先保障重大產業項目環境容量、能耗指標需求。(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