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舉辦椰雕技藝傳承及創意設計研修班

海南日報海口8月6日訊(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惠 實習生勞蘭婷)右手緊握鑽頭,左手穩穩託着椰殼,隨着鑽頭在椰殼表面遊走,一朵玉蘭花在椰殼上“綻放”。8月6日,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走進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椰雕實訓室,11歲的黃紫莛正專注於這份指尖上的創作。當天的實訓室裡,20餘位椰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及弟子齊聚一堂,共同沉浸在椰雕藝術的世界中。

作爲海南極具地域特色的傳統工藝,椰雕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獨特的藝術魅力,是海南人民智慧與創造力的鮮活見證。爲保護和傳承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指導,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管理,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2025年椰雕技藝傳承及創意設計研修班近日開班。此次研修班面向非遺傳承人及其弟子,旨在爲非遺傳承人羣提供系統的專業知識培訓與實踐指導,助力椰雕技藝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黃紫莛的師傅是海南椰雕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朱凡。3年來,她師從朱凡潛心學習,如今已能獨立完成椰雕作品。“你看,這是一隻小貓,這是一朵花,還有這‘妙筆生花’四個字,都是我創作的。”她拿起手中的作品向記者展示,技法雖略顯稚嫩,卻透着一股天真童趣,別有一番韻味。

不遠處,朱凡正用藍色漆料爲一件椰雕杯子上色。“這次我們嘗試將椰雕與江蘇大漆工藝創新性結合,讓兩地非遺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他介紹道。一直以來,朱凡始終致力於椰雕創新,推出了煙燻盒、茶葉盒、茶杯、茶壺、裝飾燈具等系列作品。他巧妙運用微雕技法,將扣拉鎖咬等榫卯工藝融入椰雕創作,賦予傳統技藝新的表現力。

此次研修班的成員年齡跨度大,既有黃紫莛這樣初窺門徑的“萌娃新手”,也有年長的椰雕愛好者,不同年齡層的熱愛者在這裡共同切磋技藝。

實訓室的一角,“70後”鄭慧正忙着製作一件椰雕首飾盒。她手持鑽頭,在盒面上精心雕琢出祥雲紋路。作爲一名自由職業者,鄭慧同樣師從朱凡,與椰雕相伴已有兩年。“我特別享受做椰雕的過程,在椰殼上細細打磨,把原本不起眼的物件變成精美的工藝品,而且充滿海南特色,特別有成就感。”她笑着說。

另一邊,海南椰雕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柯秋楓正在指導學生學習椰雕嵌貝工藝。“這片荷葉的細微處很容易斷裂,加工時一定要格外小心。”他一邊叮囑,一邊拿起一片椰殼在打磨機上細細打磨,動作嫺熟而專注。

與椰雕結緣30餘載,柯秋楓帶出了衆多學生。他欣慰地表示,如今的學生羣體愈發多元,從小學生到大學生,從手工藝從業者到海南文化愛好者,越來越多人正被椰雕工藝的魅力所吸引。

“我們也在努力讓椰雕更貼近年輕人,比如設計椰雕文創產品,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椰雕之美。”柯秋楓介紹,此次研修班不僅教授傳統椰雕技藝,還融入了大漆、金銀內嵌、貝嵌等工藝內容,鼓勵學員大膽創新,拓寬創作邊界。

據瞭解,本次研修班爲期30天,共計240個學時,採用專題講座、理論授課、實踐創作、交流研討等多元化培訓方式,爲學員提供全方位學習體驗。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學歷中心主任王慧介紹,此次培訓內容豐富多樣,特別邀請了省內外在非遺、雕塑、藝術、文化等領域頗具造詣的專家學者和傳承人授課。設立基礎課程、實踐課程與拓展課程,其中還包含電商銷售技巧培訓、現代文創產品設計等實用內容,助力學員拓寬視野,提升綜合能力。

“通過系統培訓提升傳承人的技藝水平與創新能力,既能守住椰雕的文化根脈,又能推動其與現代市場接軌,這對於助力海南文化建設很有意義。我們將全力支持研修班的開展,期待看到更多兼具傳統韻味與時代氣息的椰雕作品涌現,讓這門古老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