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司法改革先革執法人心(林保淳)
彭振聲妻子的跳樓輕生,他痛徹心扉的控訴,更代表了全臺灣民衆對我們的「司法不公,甘作政黨打手」的怒吼。(圖/鄧博仁攝、彭振聲臉書)
「京華城」案拖延時日漫長,始終沒有確鑿的證據,足以讓涉嫌人一槍斃命,反而傳出許多捏造證詞、威嚇取供、資訊外泄等「黨檢媒一體」、濫用司法的重大弊端,不僅檢調單位對這些傳聞不是不屑一顧,就是避重就輕,使得原已普遍受人質疑的司法公信力,更面臨無人相信的危境,而身涉嫌疑的當事人,在綠媒的渲染、公審下,更是無以致辯,沉壓如山,不是仍然無辜被羈押於牢獄,就是連番遭到一成不變的提訊,相關家屬求告無門,只能提心吊膽、憂心如焚,難以承受這般來自四面八方的龐大壓力。論者皆知,再如此無底線的追勦下去,終究會有悲劇發生。
彭振聲妻子的跳樓輕生,就是令人不忍聞睹,但是卻深知無可豁免的悲劇。有多少人能夠延挨得下這麼長時日心力爲之交瘁,而又無可奈何的煎熬?彭振聲悲嗆地嘶吼着,「我怎會生在這樣的國家」、「你們檢察官有沒有良心」,不但是他痛徹心扉的控訴,更代表了全臺灣民衆對我們的「司法不公,甘作政黨打手」的怒吼。
縱觀彭振聲的從政經歷,從基層技術人員到副市長,不過就是一個兢兢業業、奉公守法的公務員,未曾深涉於政治圈中,只不過因緣際會,獲得柯文哲拔擢,而成爲京華城案的重要關係人――但這也不過就是行禮如儀的籤蓋印章而已,在整個行政程序上完全合法,因此,儘管在民進黨蓄意羅織柯文哲罪名,必欲威脅其「認罪」時,他還是堅持自己是「合法」的,「圖利」之說,顯然是檢調單位的「欲加之罪」,而其中對彭振聲會採取如何可怕的威逼手段,真的就令人不寒而慄了。
彭夫人想來是最瞭解,也最心疼彭振聲的,如果不是到了絕望的地步,怎可能忍心先彭振聲而去,讓他獨自一人承受這般山大的壓力?她不忍,所以寧可先走一步;她心疼,所以代他而疼。這是多沉痛、深刻的愛戀?又是多令欷歔感動的情意?但是,顯然這樣珍貴的人間情操,在狠惡的執政者及其劊子手的催迫下,是多麼的脆弱,多麼的無助?
彭振聲與夫人結髮數十載,怎能不瞭解夫人的用心良苦?當初「認罪」,是爲了讓夫人心安,因此含羞忍恥,自我作賤。夫人肯定是不願意他如此委屈自己的。夫人走了,彭振聲還有什麼顧慮?後續審判的「翻供」,應該是可以預見的。我相信,彭振聲如果全盤托出當初他之所以「認罪」的細節,不但有可能讓京華城案出現驚天的變局,更將凸顯出臺灣目前司法是如何的污穢與不堪,這將有助於未來有心人士的「司法改革」進展。
司法改革,是人心之所向,但非得以無辜人命爲代價,也實在讓人無言以對。其實,我們的司法,並沒有真正多嚴重的問題,有問題的,往往是司法的執行者,執政者以司法爲利器,作爲追殺、壓迫一切反對力量的工具;基層司法人員,爲了自家的前途,昧着良心迎合執政當局的現象,恐怕纔是真正應該改革的對象。孫中山說,「革命須先革心」,司法改革,首要的也正是執行司法的這一羣人。
京華城案最終的結局將會如何?我們當然無法斷定,我們會期待着彭振聲的「翻供」,因爲,唯有「翻供」,正義才能夠伸張,司法纔有獨立的機會。但是,衆所周知,我們的執政者用心及手段的狠辣,我們法官的諂媚逢迎,將在未來的審訊過程中耍弄出怎樣的花招,卻也是不能不防的。我們必須謹記,絕對不能讓彭夫人白白犧牲。
(作者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1925或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