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羅一鈞別搞務虛政策(王任賢)

疾管署長羅一鈞。(李念庭攝)

新任疾管署署長羅一鈞新官上任第一個政策,竟然是想派三名新招聘的防疫醫師赴非洲,以複製羅一鈞自己過往的資歷。這是個非常自戀的政策,對臺灣整體防疫並不會有太大的幫忙。建議疾管署重新評估。

防疫是公共衛生,羅署長是來自醫療單位的公衛首長。但是一直忘不了醫療,因爲在一個醫療不強的公務單位,偶而賣弄一些醫療知識是很有賣點的。羅一鈞在當防疫醫師時因爲發現旋毛蟲,在疾管局內及媒體界聲名大噪,這無疑是對局長書僮的第一項肯定。診斷疾病是醫療,公衛要做的事是要告訴民衆風險、教導民衆如何避險、政府又該如何降低風險。

在醫學院時期,老師都會希望學生此生一定要去看看一次「樂生療養院」,因爲那裡管了一些被社會遺棄的痲瘋病人。老師的意思是希望醫者要懂得關懷被社會遺棄的病人,不要只關心有錢有勢。這當然屬於醫療範疇,派醫師去非洲也是同樣的理念,希望醫師能懂得在環境極度惡化時,如何關懷病人,同樣也是醫療。

公衛單位關懷的是沒有病的人,該如何防止疾病上身。到非洲若想去看一些我們平時看不到的病人,大可不必,因爲現在資訊非常發達,在臺灣甚麼資料都有,世衛組織網站及疾管署內實時都會有國際疫情的資訊,爲了瞭解這些臺灣沒有的病的診治大可不必去到非洲。

那由國家力量派新任防疫醫師去非洲是想幹甚麼?指導防疫嗎?笑死人,新任防疫醫師纔剛踏進行,去非洲不是指導,而是羞辱。就像SARS時期,美國CDC鑑於沒看過呼吸道傳染病感染爆發,派員來臺灣指導,派到臺中那個專家,我就覺得他啥都不懂,根本是打着指導之名來偷學的。疾管署派去的新任防疫醫師大概就在這個位階,不是指導,是想偷學。

在一個傳染病盛行的地方去學傳染病防治,學的都是錯誤的政策。傳染病的政策要根據自己的文化、當地的氣候環境、動植物環境之不同來訂定。像登革熱在臺灣北部與南部防治政策就該不同,因爲氣候與蚊子都不同,衍生的政策當然也不同。非洲的那些傳染病都有特殊的文化與環境背景,疾管署想學來用於臺灣那也是不切實的。

所以羅一鈞應該只時覺得自己非常優秀,這麼年輕就當到防疫首長。他在年輕時去過非洲,纔會那麼優秀。但優秀的部分只是醫療,離公共衛生的需求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才說這是個自戀的政策,對臺灣幫忙不大。

臺灣以前派醫師去非洲是外交替代役,是外交行爲,無可厚非。疾管署還是應該多以臺灣爲主,派資深防疫醫師駐在山地、離島、農村、海邊、中國大陸,看看臺灣這些地方還需要甚麼?新任防疫醫師還是應派到地方多學學政策如何落地纔是正道,不要到了當首長還弄出這些務虛的政策。(作者爲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