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賴清德出訪巴拉圭的虛與實(徐勉生)

貝尼亞總統早年曾來臺灣留學,對臺灣自然有濃厚的情感,但是友情不等於國家利益,在南美洲外交上單飛的巴拉圭,能夠堅持多久耐人尋味。圖爲賴清德總統去年5月接見來訪的巴拉圭總統貝尼亞。(總統府提供)

巴拉圭總統貝尼亞7月14日接見我外交部長林佳龍時表示,歡迎賴清德總統本年8月前往巴國訪問。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臺灣輿論的熱議,衆多學者也紛紛撰文討論,因爲賴清德出訪巴拉圭其中的虛虛實實頗耐人尋味。

首先,衆人關注的焦點,並不是此行對鞏固邦交的意義,而是議論賴清德如何過境美國。賴清德出訪巴拉圭是實,過境美國爲虛。然而如今卻被炒作成宛如出訪美國,過境巴拉圭。形成鞏固邦交爲虛,強化臺美關係爲實的景象。這是臺灣外交獨有的奇特現象,也充分顯現臺灣外交全然依賴美國的尷尬與無奈。

《南華早報》15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論點稱,賴清德8月過境美國拜訪南美洲,預計途經紐約與德州,此舉料將激怒北京。美中關係若相對有改善,美方可能基於不願影響川普總統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臨時取消賴清德過境安排。此項虛擬的訊息令民進黨政府憂心不已。實際的發展卻很可能是賴清德仍然可以順利過境美國,虛與實之間引人入勝。

有學者認爲:從今年上半年的臺美官方互動看來,這次賴總統過境,美方的安排應該不會失禮,且時間離「川習會」較近,不排除川普政府會利用賴總統過境,拉高美方對中叫價籌碼。此項觀點是虛是實有待觀察。不過中共的外交作爲一向強硬且穩健,應該不會因爲美國禮遇賴清德而向美國讓步或妥協。

巴拉圭是我在南美洲唯一的邦交國。雖然貝尼亞總統聲稱兩國邦誼堅如磐石,但也坦承受到巨大的壓力,不確定能夠支撐多久。民進黨政府深知貝尼亞總統爲了維持與我邦交,遭到巴國有關勢力,尤其是農業界的質疑,因此在援助項目上不遺餘力。近年在巴拉圭積極推動「榮邦計劃」,其中包括「臺巴科技大學」、「臺巴智慧科技園區」、「電動巴士先導計劃」、「醫療資訊管理效能提升計劃」等項目,協助巴國發展科技產業與數位轉型。這些項目對於巴國經濟發展確有助益,但是卻未能解決巴國牛肉外銷中國大陸受阻的問題。無法化解貝尼亞總統承受的壓力,再度顯現務虛與務實之間的差距。

貝尼亞總統除了在內部承受壓力,也在外交上承受壓力。南美洲國家全都與中共有外交關係,巴拉圭是唯一的例外。此一奇特的現象使部分巴國民衆感到不解,難以理解政府外交取向的意義何在?難免質疑此一取向是否對巴國長遠發展有正面的效益?尤其巴拉圭的鄰國巴西是中共在金磚國家機制中的堅實盟友,爲巴西在對抗美國方面增加底氣,也使巴西在國際間日漸嶄露頭角。巴西與中共的關係,也成爲貝尼亞總統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貝尼亞總統早年曾來臺灣留學,對臺灣自然有濃厚的情感,但是友情不等於國家利益,只要大陸與臺灣在外交上的競逐不停,我邦交國的壓力不會消失。如果民進黨政府不能化解中共對巴拉圭的外交攻勢,在南美洲外交上單飛的巴拉圭,能夠堅持多久耐人尋味。如此看來,加碼援助只是虛,兩岸和諧纔是實。

(作者爲退休大使)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