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告別純真 渾沌少年的暗黑世界(陳延興)
當前因爲網路虛擬社羣的日新月異,青少年很容易接觸到許多假訊息、負面情緒語言、暴力仇恨、腥煽情色與甚至是暗黑思想。(AI生成圖片)
近日有一出描述13歲學童殺人的英國影集:《渾沌少年時》,該片情節聳動卻也真實反映當前的學校教育現況與親子關係,不僅造成許多討論甚至也震驚英國政壇與社會,值得我們深思並引以爲戒。
青少年次級文化的發展由來已久,不同時期有各自的流行文化,本來就是同儕間溝通與自我展現、甚至是作爲抗拒師長與社會體制的宣泄窗口。然而,當前因爲網路虛擬社羣的日新月異,青少年很容易接觸到五花八門的通訊軟體,不僅透過臉書、IG、Treads等帳戶抒發個人的想法與交流,更重要的是背後潛藏着大量的負面與未經查證的訊息,加上有些社羣媒體並未有效限制兒童使用,未成年兒童本身心智尚未成熟,就大量接觸許多假訊息、負面情緒語言、暴力仇恨、腥煽情色與甚至是暗黑思想。
戲劇中所呈現的青少年的愛戀問題,其中提到:「非自願因素而無法建立戀愛關係的男性」,加上劇中少年認爲約8成女生喜歡的類型只佔男生2成之「80/20法則」,他們以外表樣貌、異性特徵、經濟背景等計算異性交往的市場價值,他們將大多數男生單身的過錯歸咎於看重外表或陽剛氣質的女生。其中,同儕自行發明的「暗語文化」,正將各種歧視、厭女等思維透過網路激進化,甚至導致關係霸凌或仇視,進而發生憾事。
更重要的是,劇中主角對於已經透過監控呈現的殺人例證矢口否認,一再爲自己找藉口,甚至還強詞奪理咄咄逼人地威嚇心理師。其實這也反映出我國學校現場的現況,部分學生犯錯先選擇否認,甚至跟家長信誓旦旦地「講謊話」,導致親師互不信任甚至產生衝突,許多老師束手無策,最後不是進入校事會議就是黯然吞下。
就像劇中父母無法相信兒子犯下罪刑,他們每天辛苦工作照顧家人,想說兒子也都乖乖待在房間上網,怎知鍵盤與螢幕底下的世界更加複雜與不堪。這也是當前我國許多家長的窘境,我們以爲只要努力賺錢供給子女最好的物質生活就已足夠,畢竟我們的父執輩也是如此養育我們,殊不知當前網路世界有如無底洞,子女處在失控的焦慮時代,我們以爲的純真孩子早已變得不再純真。
每個孩子都需要被愛也想追求同儕的關愛,深切建議家長需要多加關注子女的真實生活,真切陪伴子女分享虛擬世界的困境與際遇,適時提供必要的協助與支持。
(作者爲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