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APEC成敗 李在明的成績與危機(劉順達)
韓國總統李在明舉辦APEC會議,希望對自己的執政有加分作用。(圖/美聯社)
國民黨選出新任主席鄭麗文,各家媒體都有正面報導,可喜可賀。此次國民黨不僅「脫胎換骨」比民進黨快速,並且搭上「國際號列車」。
比起南韓女性國會議員來說,臺灣仍然還有努力向上發展的空間。目前,南韓國會議員總名額300人(現前只有280人),其中,女性國會議員就有60人,系歷屆國會中最多一次。南韓傳統社會思想雖一向「男尊女卑」,然而已證明女性出頭爲現實。
這次鄭麗文上臺徹底改變了國民黨的「陳舊」印象。投票當日,剛好我與鄰居一位年輕朋友一起前往投票所,沒想到,這位年輕朋友主動告訴我,他要投鄭麗文,我高興地回說:「我們志同道合」。
特別讓我驚訝的是,年輕人的思維和國民黨的年輕化,湊起來剛好就是代表「希望」。在民進黨長期執政下來,臺灣不進反而退步。臺灣人民「都累了」,也都覺得「煩了」,一心一意只想改變。
尤其,環顧四周國家,美國換了黨和總統,南韓選了李在明,達成政黨輪替,國際關係時刻變化。川普一天到晚喊「再讓美國偉大」,李在明則要走向南北韓統一之路。2人都選擇要改變國家命運爲優先。
民進黨搞「臺獨」卻做不到。甚至,扭曲史實「臺灣沒有光復節」,臺灣與南韓都有光復節,只是日期不同815和1025,每年南韓舉國上下盛大慶祝,由總統親自主持,並且「痛罵」日本一頓。
從過去的李在明言行來觀,李在明確實屬於「反美、反日」,現在,韓人卻說李在明「親中」。近日以來,南韓右派批評李在明「左傾」,連帶中國也受到影響,南韓專機救回64名年輕人逃離柬埔寨,也說成主嫌是中國人。
由於近來對中國的批罵聲浪此起彼落。李在明深恐惹火中國,勸阻韓人不要「嫌中」。李在明期待習近平訪韓有兩種意義。第一,給李在明賞臉。由於尹錫悅「親美」,中國一直「敷衍」訪韓事,終究習近平拖延至今;第二,爲李在明外交加分,川普對李在明不滿,甚至,恐嚇要撤軍。
記得南韓強人總統朴正熙於1979年10月26日遇刺身亡後,南韓政府立即派了統一部次長董勳來臺說明,當時蔣總統經國只問董勳一句話:「是不是美國CIA乾的?」美國顛覆李在明易如反掌。
不可否認,南韓政局不穩定影響美韓關係。李在明上臺之後,只顧解決自己的「司法問題」,甚至,李在明和執政民主黨要修憲改爲「總統任期4年,可再連任1次」。一方面爲李在明「脫罪」,另一方面企圖李在明長期執政。總統自行破壞憲法,無法獲得法官和人民的認同。
南韓明年6月舉行全韓地方選舉。此際,李在明舉辦APEC會議,希望對自己的執政有加分作用,然而,來自川普的關稅壓力「有增無減」情況下,川普只和南韓企業家打高爾夫球,完全不甩李在明。
據CNN報導說,川普或許利用訪韓在板門店與北韓領袖金正恩舉行會談,因爲,北韓在80週年勞動黨創黨紀念日閱兵典禮時擺出北韓新型洲際飛彈等武器,可攻擊美國本土。前日,北韓又發射數枚短程飛彈,有意威脅APEC會議的各國領袖。
川普出席APEC會議之前,已向習近平「喊話」中國不會攻打臺灣,並吹牛美軍是世界上第一強大。川普刷老大,暗示李在明要親美不要親中,金正恩立即以飛彈向川普示威。
李在明施政以來面對最大國內危機,如果,李在明無法在APEC會議表現政績,恐怕政局更加混亂,近期以來李在明的支持率一直下滑,尤其反對黨要求法官對李在明的5件審理中的罪嫌趕快重新開庭。
至今,川普和習近平的訪韓日程都未確定,讓李在明忐忑不已。南韓國內政局將左右此次APEC會議成敗。
(作者爲韓國昌信大學榮譽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