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空齊發力!陸智慧口岸促「中國製造」走向世界
大陸海關總署25日說明,稱建設「東中西協同、海陸空聯動」外貿口岸已日趨完善。(新華社)
大陸海關總署辦公廳主任張寶峰25日在國新辦記者會上回應有關「十四五」期間全大陸口岸建設情況時表示,整體建設呈現3特點,包含口岸佈局持續優化讓「東中西協同、海陸空聯動」格局日趨完善,以及智慧口岸建設加速推進、口岸通行能力不斷提升如陸路口岸增長超過19%等。
具體說明上,張寶峰表示口岸佈局持續優化,在「十四五」期間,海關總署結合國家區域戰略和對外開放需求,新增對外開放及擴大對外開放口岸40個。截至目前全大陸對外開放口岸達到了311個,現在水運口岸已經達到了125個,承擔外貿進出口貨量的90%以上;空運口岸達到了85個、陸路口岸超過101個。
另外目前能夠提供自駕遊服務的邊境口岸也已超過28個。總的來看,大陸「東中西協同、海陸空聯動的口岸格局日趨完善。
第二則是智慧口岸建設加速推進,海關部門在63個口岸開展了智慧口岸試點建設,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比如說,在內蒙古的甘其毛都口岸建成了無人駕駛的跨境運輸通道,實現了通關全流程的自動化監管。
第三是口岸通行能力不斷提升,例如2024年全大陸水運口岸進出口貨運量超過了43億噸,比「十三五」末期增長1成;航空口岸增長超過17%;陸路口岸增長超過19%,讓更多「中國製造」走向世界,也讓更多全球好物快速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