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纜斷線引發國安疑慮 線纜三雄躍軍工概念股
海纜成國安議題,線纜三雄躍軍工概念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海纜成國安議題,線纜三雄躍軍工概念股。美、日近期均將海纜列爲國安關鍵,除了排除中、俄供應鏈外,更傾國家之力支持;臺灣方面,近期因海纜斷線事件頻傳,引發國安疑慮,臺灣自主發展海纜產業、籌組國家隊的呼聲高漲。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近日宣佈,睽違20多年首度修訂海底電纜(簡稱海纜)規範,排除中國、俄羅斯等企業;日本則將海底電纜列爲國家安全優先項目,增設登陸站並提供財政支持。
另外,根據官方統計資料,臺灣目前有十條國內海纜、14條國際海纜,國際部分有三條海纜障礙事故待修復,而引起國安疑慮。
海纜晉升爲國安戰略防線,業內指出,線纜三雄華新(1605)、華榮(1608)、大亞(1609)等在海纜開發與建置都擁有相關經驗,若搭配政策方向,可望被納入第一波海纜國家隊成員。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日前即表示,海纜艦購案產值動輒千億元起跳,未來海纜將是華新電力線纜事業很重要的部分。
據瞭解,臺灣目前發展相關海纜事業的業者包括華新麗華、華榮等,另外大亞也有相關開發經驗。華新、大亞及華榮等線纜業者本就是電力強韌計劃、電力國家隊的成員之一,在AI新時代下,技術難度極高的海纜出現國安與戰略的重要性,巨大商機也隨之浮現。
華新方面,該公司投資的海纜廠最快今年可望開始試運轉,若順利的話明年整備完成、後年投產。
華新表示,集團與丹麥NKT集團旗下NKT HV Cables AB合資打造的全臺首座海底電纜廠,目前建構的進度順利,預期今年底會建廠完成,明年進行認證,預計2027年可量產,初期將以供應離岸風電一期、二期、三期爲主。
華榮方面,具備海纜統包工程實績與技術,將成爲這一波海纜產業議題的重要推手,扮演核心供應鏈角色。根據華榮內部訊息指出,華榮自1983年踏入海纜工程領域以來,除了受限於陸地運輸最大荷重之海纜案外,華榮團隊幾乎包辦了所有臺灣建設之海纜工程案,內容遍及通信、光纖及電力海纜,當然也是海底電纜推案時遴選廠商的第一選擇。
至於大亞,近年積極投入開發新能源創新事業,陸續取得成果。業內指出,大亞是電纜業界的重量級績優生,過去在海纜也曾着墨,具有開發相關經驗,後來雖因成本考量而暫停,但是否會在國安議題的推進下,重返海纜國家隊則受到各界的關注。
延伸閱讀
線纜三雄業外給力 營運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