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號」第三度海測 上午駛出高雄港 邁入潛航最後一步
國造潛艦「海鯤號」6月26日進行第二次海測。(臺船提供)
國造「海鯤號」潛艦上月已完成兩次海上浮航測試,各項設備調校進度相當順利,今(3日)上午8時許,又被目擊悄悄的駛出高雄港。進行第三次海測,因測試過程相當保密,高雄港務局「鏡頭君」也依例突然「被消失」,距離預計4次的浮航測試,僅剩下最後一步,未來即將準備潛航測試準備。
海鯤艦在上月26日進行第二次浮航測試後,臺船立刻發佈新聞稿表示,依海試計劃實施第2次海上測試,已順利完成各系統海上動態組合驗證及艦船操控運轉能力,臺船後續依測試結果調校與改善,將執行後續各階段海上測試。
國造潛艦「海鯤號」6月26日進行第二次海測。(臺船提供)
臺船也說明,在完成各項浮航測試科目後,海鯤號將進入乾塢進行系統裝備性能校正、全艦水密測試及水下裝備檢查等關鍵程序。同時將實施外殼海生物清潔及防護塗裝作業,爲後續潛航測試做好完善準備。
國造潛艦「海鯤號」6月26日進行第二次海測。(臺船提供)
依海軍規劃,海鯤號至少要進行4次浮航測試後,依序展開50公尺淺水潛航、200公尺深水潛航與各系統驗證測試,包括推進系統、導航系統、通信系統、聲納與武器系統等,所有測試都會依照逐步推進、逐項驗證、逐步修正的方式進行。預計9月30日前完成海側,仍依照合約規劃11月份交艦。
國防部規畫,國造潛艦後續艦是以「2+3+2」方式,分3批來建造,前2艘仍是先期設計,也就是依據原型艦構型,內部做小幅度的修改調整,做完構型即定案,接着便再量產3艘,也就是第二批建造,這3艘量產的建造時期比較快,最後的2艘後續艦,則採取最佳化方式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