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豪擲500億搞研發

海康威視(002415.SZ)這家公司,你可以質疑業績增速下滑,但是,絕不能說公司不重視研發。

2020年,研發費用63.79億元;

2021年,研發費用82.52億元;

2022年,研發費用98.14億元;

2023年,研發費用113.93億元;

2024年,研發費用118.64億元;

2025年一季度,研發費用26.72億元。

過去5年,累計研發費用503.7億元,且保持逐年增長;2020年至2024年,海康威視研發費用率從11%進一步提高至12.8%。

要知道,A股上市公司平均研發費用率不到3%;即便科創板的研發費用率更高,但是,平均金額也不到3億,但海康威視卻在百億以上。

以2024年爲例,海康威視的研發費用跟淨利潤幾乎齊平,但是,A股絕大多數上市公司,研發費用/淨利潤的比例只有30%或者10%。

有兩個數字需要特別強調。

第一,海康威視研發人員數量接近3萬,佔總員工比例接近一半;第二,跟很多科技公司不同,海康威視研發投入資本化金額爲O,全部計入成本。

什麼意思?

儘管海康威視遭遇業績壓力,但是公司並沒有減少研發投入。而且,也沒有通過財務技巧調節淨利潤。

換言之,海康威視是一家非常重視研發且務實的公司。

需要說明的是,在困難的局面下,海康威視的分紅依舊比A股絕大多數公司慷慨。

從2019年開始,海康威視就拿出一半以上的淨利潤用於分紅。2024年,分紅金額64.35億元,股息率接近2.5%,高於很多公認的低估值績優公司。

而這背後,又得提到公司出色的經營現金流。

2020年-2024年,海康威視經營現金流淨額合計爲688.5億元,跟同期淨利潤差不多持平。要知道,海康威視很多部分收入是To B業務,取得這樣的成績可以說相當不容易。

接下來,說說公司的主營業務。

海康威視面臨的困難,超出了大家想象。

2019年10月,美國商務部將海康威視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受到莫名打壓,此後幾年時間裡,這種打壓被不斷升級;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疊加安防市場本身趨於飽和,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再後來,地方財政吃緊,疊加宏觀經濟困難,投資、消費均遇到了壓力;而且,安防市場本身又非常特殊,海外市場拓展非常困難。

但是,在多重壓力下,海康威視依舊交出了不錯的答卷:

營業收入保持了正增長,儘管增速降至5%以下;淨利潤儘管有所下滑,但是 ,2025年一季度的淨利潤差不多跟2021年同期持平。

不得不說,海康威視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8年,“創新業務”收入26.97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的5.4%;到2024年,“創新業務”收入增長至224.8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的24.1%。

具體來說,就是機器人業務、智能家居業務、熱成像業務、汽車電子業務、存儲業務等等,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海外市場方面。2018年,境外業務佔比28.47%,到2024年,提升至32.42%;而且,毛利率也沒有下滑。

一句話概括,在鞏固核心安防業務的同時,海康威視又不斷開拓新業務,爲公司注入新增長點。

可能有人要說了,儘管創新業務成績顯著,但是,並未讓海康威視重回高增長。

我們認爲,這種觀點有失偏頗。

一方面,開拓新業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穩紮穩打、步步爲營;另一方面,由於安防作爲公司的核心業務,體量太大,因此需要足夠的耐心。

海康威視的厲害之處在於,在公司面臨諸多苦難的背景下,依舊保持了業績的穩定增長;在發力新業務的同時,核心主營業務也未受到衝擊。

尤其考慮到公司對研發的重視程度,我們覺得還是值得期待。

(轉自:泡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