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官校全國最大水壓實驗室 厚植國防自主造艦能量

海軍官校建置水壓實驗室,可供學生學習,也可透過產學合作,厚植造艦效能。(記者林睿奕攝)

海軍官校學生透過水壓測試艙系統,深入瞭解船體材料與銲接工法,影響船體耐壓程度。(記者林睿奕攝)

測試物件上可安裝傳感裝置,方便監視物體在水壓測試艙中的狀況。(記者林睿奕攝)

因應國防自主政策,我國海軍近年陸續建造沱江級軍艦、快速佈雷艇等國艦國造項目,並持續向水下艦艇研發邁進。爲培育海軍艦艇的一流人才,海軍官校船舶機械學系於民國111年完成建置「水下耐壓環境教學暨測試系統實驗室」,透由水壓測試艙系統,提供潛艦設計概論、造船原理、材料力學、結構學等教學運用,並積極與國內造船產業、策略聯盟學校進行學術交流,厚植國防自主能量。

海軍官校所建置的水壓測試艙系統爲我國最大的測試艙體,可針對大型船體部件進行實驗,最大工作壓力可達200 Bar,約等於2000公尺水深壓力,艙體內建有水下攝影及高速攝影系統,可精確捕捉實驗試件變形及破壞動態影像,同時具備250個耐壓測試量測信號,即時量測艙內試件的水壓、溫度等數據,並可同步測試試件運行中的耐壓程度。

目前水壓實驗室已協助海軍大氣海洋局執行「水下滑翔機」的水密與耐壓測試工作,並與成功大學、中山大學及高雄科技大學簽署策略聯盟,共同培育我國未來的造船人才,同時與臺船、海軍造船發展中心等單位合作,提供國艦國造測試能量,持續提升海軍造船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船舶機械學系的4年級學生畢業前,必須共同完成水下無人載具的製造,透過水壓實驗室驗證船殼的水密與耐壓程度,考驗學生所選擇的材料及銲接工藝。此外,學生也會在前屆學生製作的基礎上,逐步升級或調整設計,使水下無人載具持續精進,同步提升海軍人才素養,輸出具備工程專業知識的海軍軍官。

未來海軍官校水壓實驗室將持續發展全國最大的測試空間,在既有的測試基礎上,朝萬米水壓等級邁進,以支持未來海洋探索與潛艦國造需求,並且建置水下爆震測試系統,爲海軍艦艇提供實驗量能,以達艦艇作戰環境測試要求,達成國艦國造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