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批陸方交流「出爾反爾」 私下感謝「公開說受阻」
▲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圖/記者蔡紹堅攝)
記者蔡紹堅/臺北報導
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2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提到,對岸官方在交流的過程中經常「出爾反爾」,例如先前大陸派出弔唁團來臺弔唁辜嚴倬雲,過程中都是表達感謝,但回去之後卻公開說受到阻攔,「面對對岸交流的時候,國人也好、政府單位也好,不可不慎重。」
羅文嘉在例行記者會上提到,上海市臺辦副主任王立新來臺弔唁辜嚴倬雲時,先透過人打電話來詢問能不能協助,海基會隨即與陸委會討論,並快速回復可全力協助,且從接機到送機,海基會的同仁也都一直陪同,最後對方也表達非常感謝。」
羅文嘉說,令人遺憾的是,國臺辦卻在記者會上卻說弔唁團受到多方阻攔,不能發言,「這跟事實不符,在來臺的過程中,對方都是表達感謝的,可是在公開發言上又是另外一套,所以我說是『出爾反爾』。」
羅文嘉還提及另一個案子,他指出,對岸臺辦的相關官員,依照現有的規定,若要來臺灣進行任何交流、考察,基本上需要陸委會的專案同意,專案同意的其中一個前提,是這些官員來到臺灣,要跟臺灣專責與對岸交流的單位,進行對等層次的約晤,「就是大陸的對臺事務官員來臺灣,要跟臺灣對大陸事務的官員碰面。」
羅文嘉說,今年元宵節前後,湖北省臺辦的主任程良勝獲准來臺的前提,就是要與海基會的人員進行約晤,海基會也依照相對的層級,由副秘書長蔡孟君在苗栗縣政府的縣長公館與對方進行約晤。
羅文嘉強調,原本一切都很順利,沒有問題,可作爲一個良好的案例,作爲未來大陸官員來臺的模式,但很可惜,後來卻「出爾反爾」,苗栗縣長鍾東錦對外否認,說程良勝來臺灣是「不期而遇」「不小心遇到」海基會的官員,「這就違反了兩岸兩會進行交流時的承諾及默契。
羅文嘉還說,「所以面對對岸交流的時候,國人也好、政府單位也好,不可不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