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董座:努力恢復兩岸對話 有不少「夠份量人士」協助

▲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圖/翻攝海基會)

記者蔡紹堅/臺北報導

海基會第12屆董監事第6次聯席會議27日下午召開,董事長吳豊山在會上透露,他持續在爲恢復兩岸對話努力,過程中有不少「夠份量人士」好意協助。

吳豊山在會議開場進行致詞,他表示,海基會的主要職責除了日常交流事務外,就是設法恢復兩會對話,促進兩岸和平,「海基會和海協會的對話功能自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即告中斷。對岸的說詞是蔡前總統未答完『九二共識』的考卷。」

吳豊山提到,賴清德總統時明言「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對岸解讀爲「一邊一國」、「兩國論」,絕不接受,並表示希望我方回到「九二共識」。

吳豊山說,他自11月4日接任海基會職務起,就鄭重表示,「兩岸最高領導人既然都主張和平發展,那麼希望海協會與海基會同一脈動,同步堆疊善意,進而兩會攜手,揮別柳暗,迎向花明。」

▼海基會大樓。(圖/記者謝婷婷攝)

吳豊山指出,11月13日,國臺辦發言人針對本他的發言表示,「必須以『九二共識』爲基礎,兩岸才能恢復對話。」他當天迴應,「假如1992年兩岸曾經達成什麼共識,那麼共識中一定有中華民國的位置,因此對岸應該說清楚,在所謂『九二共識』當中,中華民國擺放在哪一個位置?」

吳豊山說,11月27日,國臺辦發言人在回答「人民日報」詢問時,以7百多字長稿,解說「九二共識」的要旨就是求同存異、擱置爭議,但7百多字當中沒有一句話、一個字說明中華民國在「九二共識」中的位置。

吳豊山提到,他當天迴應,自1992迄今已過33年,兩岸從來沒有針對2000年纔出現的所謂「九二共識」有任何討論,但對岸卻對「九二共識」多次任意擴大其意涵,我方當然不能接受,因此建議對岸「基於交流對話、和平共榮以增進兩岸人民福祉」的善念,讓歷史翻頁。

吳豊山認爲,爭論「九二共識」並非政府當前政策,他之所以與對岸隔空爭論,目的是要突顯對岸藉口「九二共識」阻斷對話之粗魯與謬誤,「如今對岸既然說不出中華民國在所謂『九二共識』中的位置,爭論當然到此爲止。」

吳豊山也批評,對岸刻意不與民選的民進黨政府互動,卻與在野黨和地方縣市政府水乳交融,實在不是自稱泱泱大國,光明正大的作爲。

吳豊山強調,川普上任後,美中臺關係出現新變化,但美國也好、中共也好,一定都知道和平纔是唯一的光明大道,因此他願意繼續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看待兩岸的未來。

吳豊山還說,針對恢復兩岸對話,他持續多方努力之中,也有不少「夠份量人士」好意協助,如有具體的進展,他會隨時向大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