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官78週年校慶】教學與時俱進 研發技術成果豐

教學成果展中,展示「自主式海上救援裝置」等多項師生研發成果。(記者孫建屏攝)

海官昨日舉辦78週年校慶活動,爲使校友、學生家屬共同見證官校近年來的教育成果及參與各項競賽榮獲佳績,在逸仙樓舉行教學成果展,由各學系展示師生研發的作品及教材,特別是無人機、無人載具及水下設備與人工智慧(AI)技術結合,呈現軍校教育允文允武、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持續培育優質人才,蔚爲國用。

今年的教學成果展中,海洋科學系的專題團隊除呈現2024年「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大數據競賽(NODASS)」勇奪特優佳績,今年再度闖進決賽,也在「高通臺灣AI黑客鬆」競賽脫穎而出,名列第三的各項獎狀、獎座外,師生更投入智慧水聽器、水下無人遙控載具、無人水面測量載具等研發;其中,智慧水聽器兼具數位水聽器、聲學數據記錄器,可蒐集水下聲學資料,而水下無人遙控載具則可進行水下光學及聲學影像收集,並實施水雷模擬或人員入侵之水下目標辨識,一旦技術成熟,即可投入海洋戰場環境經營。

電機工程系則展示包含自主式海上救援裝置、無人船之視覺輔助航行系統、人工智慧教具等研發專利,彰顯無人載具的顯著應用成果。「自主式海上救援裝置」融合了由海官師生所獲得的水上濾波影像處理裝置、基於邊緣人工智慧之自主式水上救援裝置和無人船之視覺輔助航行系統等專利技術,結合多旋翼無人機(Drone)與救生器具,可自動起飛、巡邏,進行人員偵測、溺者識別;當發現溺水事件時,主動執行救生器具投放與發送出警報,提升海上人員作業與遊憩安全。

此外,獲得「水下無人載具新型專利證書」、「水下載具姿態校正平臺專利證書」的船舶機械系,則在現場展示具有匿蹤、低阻力外型、迷彩塗裝、船身長度1公尺,以FRP複合材料打造的「微型無人水面載具」,可運用羣控技術實現多艦自主協同、編隊航行與目標追蹤,深具國防應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