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富通基金江勇: 不給基金持有人短期“驚喜”或“驚嚇”
證券時報記者 陳書玉
“當前A股或正步入慢牛格局,其核心驅動力來自估值修復與盈利改善的雙重共振。”海富通基金混合資產投資部總經理江勇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銀行股超4%的股息率已顯著高於十年期國債收益,週期行業盈利觸底回升預期升溫,疊加市場情緒回暖,權益資產配置性價比凸顯。
江勇表示,自己正以“極致分散+安全邊際”策略應對市場潛在波動,通過量化模型輔助挖掘低估值、盈利確定性標的,在嚴控回撤前提下把握慢牛機遇。
始終遵循“絕對收益”理念
在當前低利率市場環境下,固定收益類資產的回報走低,加之權益市場逐步回暖,“固收+”產品性價比凸顯,日益受到投資者關注。
江勇早年在期貨公司做研究員,後來加入海富通基金,現任混合資產投資部總經理、基金經理。他擅長資產配置,擁有指數增強、被動指數、二級債基、偏債混合等多元產品管理經驗。這些經驗使得他對於“固收+”類產品有一套成熟的、系統化的資產配置方法論。
在江勇看來,管理“固收+”產品,並非簡單的股債倉位配比,而是需要在不同市場環境下,動態調整資產配比,買入更合適的資產,把握不同資產的輪動機會,同時也要尋找更加多元化的細分資產機會。
江勇的投資理念遵循“絕對收益”原則。在權益投資上,江勇會根據不同的市場環境靈活調整權益倉位,風格偏價值,持倉相對均衡分散,個股選擇上側重“自下而上”的方式尋找波動較低且具備收益彈性的品種。
在風險控制方面,江勇堅持在投資前對各類資產實施風險預算管理,對組合的潛在回撤和風險進行前瞻性評估。投資時,江勇會綜合考量資產的“安全邊際”與“潛在收益彈性”,優先選擇安全邊際較高的資產進行配置,以此保障基礎資產的安全性。
行業均衡分佈
個股分散持有
“我不希望組合給持有人帶來一週或一個月的‘驚喜’或‘驚嚇’。”江勇對記者表示,自己管理投資組合,不追求短期捕捉市場熱點,而是給投資者良好的長期持有體驗,力爭讓任何時間點“上車”的投資者都能賺到錢。
爲了實現這一目標,江勇踐行“行業均衡分佈、個股分散持有”的策略。觀察江勇的過往持倉,他會依據不同產品類型,在股債權重上作出相應比例的配置,單隻個股持倉佔比鮮少超過總倉位的1%。
以他管理時間較長的海富通欣睿混合A爲例,該基金行業和個股高度分散。自2021年2月9日基金成立以來,半年報和年報披露的全部持倉股票,數量均超過150只,多數時候在250只左右,前十大重倉股票市值合計佔股票投資市值的比例多數時候也在15%左右。
從持倉行業來看,單一行業佔比多數時候不超過10%,前五大行業佔比相對也不高,行業分佈比較均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他的權益持倉包括公用事業、金融、材料、可選消費、工業等多個細分方向。
對於個股選擇,江勇既追求低估值,也追求盈利速度。在他看來,盈利速度可以慢一點,但是不能出現盈利的中長期下滑,需要規避“估值陷阱”。
此外,江勇在選股和個股的跟蹤上會用到量化模型。江勇表示,量化模型可以幫助自己更高效、更快速地找到潛在的二級行業和個股,篩選出股票池,不過最終是否買入,仍然會基於安全和收益等角度做具體的判斷評估。
權益市場或迎來慢牛格局
“市場情緒比預期好,若資金流入明顯,股市斜率將加速上升。”這是江勇對目前A股權益市場的看法。
“A股的估值水平仍相對合理,尤其是部分傳統行業。”他以銀行板塊爲例,當前平均市淨率僅0.7倍,而股息率普遍超過4%,遠高於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這種估值分化,在他看來是不可持續的。“無風險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高股息資產的性價比正在凸顯。”
除了估值修復,盈利驅動同樣值得關注。江勇特別提到,二季度以來,部分週期行業(如鋼鐵、水泥)的盈利預期出現邊際改善。“市場對經濟的謹慎預期可能過度反應,一旦數據企穩,這些板塊的彈性會超預期。”
在配置上,江勇在兼顧安全邊際和收益彈性的基礎上在各個行業中優選個股。“我們不賭風格,而是在估值和盈利之間盡力尋找最佳平衡點,如果認可市場將迎來慢牛,各板塊或都會輪動,不必糾結買紅利還是成長。”江勇表示。
對於債券市場,江勇的態度相對謹慎。他認爲,當前利率水平已處於歷史低位,進一步下行的空間有限,而潛在的流動性波動可能帶來階段性調整風險。擇券時,需要既考慮安全邊際和收益,也考量流動性。信用債方面,考慮到當前債券市場波動性和票息水平,主要關注中短久期品種的配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