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雙城:黑土地奏響科技備耕奮進曲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寒風料峭,松花江畔的黑土地已翻涌起春潮。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周家街道東寧村,數十臺大型農機列隊待發,其中一臺大型風幕式農藥噴灑機尤爲醒目。“這寶貝除草快、省農藥,以前百人難耕兩千畝,如今四人能管數百垧!”種糧大戶孫忠喜輕撫機身,黝黑的臉上綻開笑意。這臺價值30萬元的高科技設備由省級植保部門調配,正通過孫忠喜的合作社做示範推廣。

孫忠喜說,這颱風幕式農藥噴灑機運用負壓風幕技術,可將雜草徹底吹翻,使藥劑均勻附着,除草效率較傳統方式提升一倍,藥劑用量減少20%,用水量節省50%,農田雜草總防效達95%以上。在雙城區農技推廣中心推動下,這項技術已納入“化學除草減量控害增效施藥示範”項目,爲糧食穩產增產注入新動能。

田間地頭也成爲“新農人”的操練場。32歲的侯孟友正在調試植保無人機,“手機操控就像打遊戲,一塊電池能噴20畝。”侯孟友嫺熟地展示着。不遠處,孫忠喜的弟弟孫忠軍帶着團隊正在檢修高稈噴藥機。“我現在是農機能手,家裡的農機我都能自己弄,別人家機器壞了也願意找我修。”孫忠軍說。

溫室大棚裡,59歲的李伯權汗溼背心,他正在爲茄苗澆水。“溫溼度控制是關鍵。”雙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推廣研究員薛鴻雁俯身查看秧苗,向圍攏的農戶說:“按照現在大棚裡的條件,提高地溫,降低溼度,就能減少病害發生,培育壯苗。”

種子是農業“芯片”,選種如同擇良將。推廣站站長趙偉手持玉米穗示範:“高產良種要過‘四關’——耐密植、矮稈抗倒伏、穗位110釐米、棒大軸細。”他特意強調:“密植種子出芽率必須在93%以上,籽粒均勻才能苗齊苗壯。”在場農戶頻頻點頭,有人掏出手機拍下“選種秘籍”。

在哈爾濱東官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內,工作人員正熱火朝天地一袋袋裝卸剛運來的肥料。雙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土肥站站長張曉波快步走來,拿起一袋肥料,仔細打量着包裝袋,她邊檢查邊對着周圍農戶們說:“盯緊肥料登記證號、生產許可證號、執行標準,最重要的是要針對作物生長需求。”

據瞭解,今年備春耕期間,雙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已開展線上線下培訓17場次,培訓841人次,技術人員走進27個鄉鎮、街道、村屯,爲糧食增產提供技術支撐。

(本報記者黃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