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金檢報告 國銀曝13項缺失
金管會上半年例行金檢報告出爐。將緊盯國銀洗防、法遵、消費者保護、數位金融、公司治理、授信業務、資訊安全七大項。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銀上半年金檢重點與缺失
金管會上半年例行金檢報告出爐。將緊盯國銀洗防、法遵、消費者保護、數位金融、公司治理、授信業務、資訊安全七大項,並列出13項缺失,主要包含客戶涉用企業網銀洗錢、高風險外籍人士帳戶控管缺失、理專挪用客戶款項、72-2不動產放款把關不嚴等缺失都被揪出。
詐騙、洗錢橫行,金管會透過金融檢查發現,國銀對新成立且資本額未達驗資門檻的獨資企業,辦理開戶審查作業時,未查證是否有實際營業行爲,或其營業登記地址有多家企業登記設立未查證是否異常,致帳戶開立未久即有詐騙款項匯入而遭警 示情事,現已要求對設立未滿半年、資本額偏低的企業戶開立帳戶,強化身分驗證及加強審查公司營運項目與登記地址的合理性。
也發現國銀對資本額較低的企業,有核予高額或無限的轉帳額度,嗣後遭通報爲警示帳戶的情況,已要求對於受理客戶申請轉帳交易額度,應視客戶金流往來情形等條件,給予客戶差別轉帳額度,並建立明確的覆核機制。
今年一名涉嫌在義大利犯下詐騙案的西班牙男子,2019年間入境臺灣卻在八家銀行順利開戶,也列爲金管會重點金檢項目。金管會已要求國銀對高風險外籍人士開戶後持續注意其帳戶往來情形,對疑似涉及不法態樣的帳戶,依風險基礎方法認定,視個案情況採取適當處理措施。
理專挪用客戶款項屢見不鮮,今年更進階發生銀行行員勾結詐團甚至自組詐團的情況,民銀、公股銀都淪陷,也成金管會金檢重點之一。金管會已要求,國銀對符合一定條件的客戶於臨櫃交易要求加載含有與投資有關之備註時,建立強化審查機制。
在不動產授信上,國銀最常見的是未確實辦理銀行法第72條之2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限額控管,金管會發現,國銀對於沒有實際用於「長期照顧服務機構、醫療機構、都更」的放款國銀也計入可免計入項目,金管會已要求國銀要確實辦理限額控管,並加強資金用途的貸前審查及貸後追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