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股東欲增加董事會席位 山東章鼓“父子掌舵”格局生變?
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文多
在“父子掌舵”格局持續多年後,山東章鼓(SZ002598,股價11.25元,市值35.10億元)近期的公告讓外界關注起了公司的控制權。
7月24日晚間,山東章鼓發佈董事會換屆選舉公告。公告顯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由11名董事組成,與第五屆董事會的15名成員相比數量有所減少。在6名非獨立董事提名人選中,有3名來自國資控股股東方面。要知道,第五屆董事會15名董事裡,僅有1名非獨立董事是控股股東委派的。
本次董事會換屆中,方氏父子仍在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名單之列,但國資力量的加碼已是顯而易見。
7月25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山東章鼓證券部。相關人員表示,來自國資股東方面的提名人選有所增加是當地政府的安排,目的是“幫助上市公司更好地發展”,具體情況需以政府決策爲準。
在即將到來的8月,山東章鼓將召開股東大會確定董事任職崗位。之後的董事長、總經理人選,對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方向至關重要。
董事會“大換血”?
根據公告,山東章鼓第六屆董事會6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中,與公司控股股東濟南市章丘區公有資產運營公司(以下簡稱章丘公資公司)有關的候選人佔了一半,包括逯光玖、李雲波、陳鋒。其中,逯光玖是章丘公資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也是濟南章丘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章丘控股,該公司間接控股山東章鼓)董事;李雲波爲章丘控股董事、副總經理;陳鋒擔任章丘控股財務資金部部長。
從股權關係來看,章丘公資公司持有山東章鼓29.81%股權,它是章丘控股的二級子公司。而章丘控股由濟南市章丘區財政局全資持股,由此,章丘區財政局是山東章鼓的實際控制人。
這次換屆,方氏父子仍在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名單中。另一邊,是章丘國資方面的候選人數量與上屆形成鮮明對比,畢竟第五屆董事會的15名董事中,僅1名非獨立董事由章丘國資方面委派。
對於“國資方面是否將從‘持股不控權’轉向‘深度參與管理’”的問題,山東章鼓證券部人員7月25日表示,這3名董事人選目前只是進入候選人名單,且尚未確定是否全職出任。另外,董事長、總經理等關鍵崗位的人選,還需股東大會選舉董事後,由新一屆董事會確定。
在山東本地一位資本市場人士看來,8月股東大會將最終確定董事人選,而之後董事長、總經理這兩個關鍵崗位的歸屬,會直接決定公司未來經營方向。
董事長持股大幅降低
從發展歷程來看,董事長方潤剛自1997年9月擔任山東省章丘鼓風機廠(山東章鼓前身)黨委書記、廠長後,已執掌公司近30年。這期間,其子方樹鵬也陸續擔任上市公司總經理、聯席董事長,“父子掌舵”格局持續多年。
山東章鼓證券部人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的模式類似“國資持股但不參與運營”,多年來管理層在生產經營中擁有實際決策權。該證券部人員坦言,若未來國資方面調整投資理念,可能會對公司運營產生影響,但“政府出發點肯定是爲上市公司好”。
在前述資本市場人士看來,1956年出生的方潤剛年事漸高,此次章丘公資公司提名人選增加,或許是雙方的一種試探。
方氏父子是否在與國資控股股東進行控制權博弈目前還不明確,但他們的股權變動,讓外界有了遐想空間。
作爲山東章鼓第二大股東,方潤剛的持股比例已從多年前的14.66%降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9.85%。其子方樹鵬近期又披露減持計劃。
針對方潤剛父子近5年的股份減持(其中方潤剛累計套現超4000萬元),公司證券部人員解釋說,這是“個人資金需求”,主要用於對外投資(如參股上海力脈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等企業),並非是爲“退出公司”。
“創始人團隊持股比例已大幅降低,方潤剛目前(對山東章鼓)持股9.85%,其他高管持股多不足1%。控股股東章丘國資(章丘區財政局)爲最大股東。”山東章鼓證券部人員向記者介紹。
山東章鼓登陸資本市場後,一方面是方潤剛與方樹鵬父子多次減持公司股票,但另一方面是方樹鵬的職位持續晉升。對此,公司證券部人員表示:“董事長並未在公開場合提及‘二代接班’事宜,而且公司董監高人事任免需向章丘區政府報備批准。”
山東章鼓面臨經營壓力
國資增加董事會席位背後,是山東章鼓近年的經營壓力。
2024年山東章鼓實現歸母淨利潤7153.53萬元,同比下滑32.86%,較2011年上市時的9593.43萬元不增反降。2025年一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也未能扭轉頹勢,同比下滑29.84%。
近年來,山東章鼓也在進行全國佈局,跳出原有鼓風機主業,涉足水處理、低空經濟、新材料等領域的業務,也因此擁有了低空經濟等資本市場的熱點概念。這些佈局多通過併購實現,據統計,公司近5年新增參控股公司30餘家。
從山東章鼓2024年年報披露情況來看,這些參控股公司的業績表現參差不齊。
比如,去年,南京翔瑞智能裝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淨利潤936.72萬元)、廣州市拓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淨利潤1462.72萬元)等企業盈利,但也有上海力脈環保設備有限公司(虧損53.72萬元)、山東章鼓高孚智能製造科技有限公司(虧損419.07萬元)等出現虧損。
在山東章鼓投資這些公司的過程中,記者也發現了一些疑惑之處。
去年6月,山東章鼓披露投資北京海利天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利天夢)一事,該公司主業爲無人機。據公告,山東章鼓擬與子公司合計出資3000萬元認購海利天夢538.46萬元的註冊資本。但據天眼查,直到2025年3月,海利天夢才進行註冊資本的工商登記變更。據悉,山東章鼓目前沒有派人員到該公司任職。
此外,記者注意到,多家山東章鼓參控股公司的實繳資本主要來自上市公司,合作方並未出資。
天眼查顯示,微鯨環境(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實繳資本400萬元)、星派智造數字科技(山東)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實繳資本400萬元)、衆利新質(北京)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實繳資本約181.55萬元)均是如此。
對此,山東章鼓證券部人員表示,公司近年參控股的企業中,確實存在部分註冊資本未實繳的情況,實繳資金主要由上市公司承擔。
對於“近年頻繁對外參與設立合資公司是否與控股股東溝通過”的問題,山東章鼓證券部人士表示,公司日常生產經營由管理層主導,控股股東方面不直接插手;但需上董事會或股東大會審議的重大事項,需按程序請示控股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