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撐腰 士蘭微強攻12吋廠
大陸半導體業者士蘭微,增資推動高達200億元的12吋晶圓廠建設計劃,專注於生產高階類比IC晶片。圖爲晶圓示意圖。圖/美聯社
士蘭微小檔案
大陸半導體業者士蘭微19日晚間宣佈,將攜手多方對子公司士蘭集華增資人民幣(下同)51億元。此舉旨在推動一項總投資額高達200億元的12吋晶圓廠建設計劃,專注於生產高階類比IC晶片。受此消息激勵,士蘭微A股20日盤中漲停,終場收漲8.65%至32.5元。
券商中國報導,士蘭微專注於矽基IC、分離式元件及化合物半導體(如SiC、GaN)產品。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收年增20.14%至63.36億元,淨利達2.65億元,成功轉虧爲盈。
士蘭微表示,上述投資是爲加快公司在高階類比IC領域的戰略佈局。目前,大陸的類比晶片市場本土供應比率仍偏低,尤其在高階產品方面,本土替代的成長空間顯著。該項目鎖定的高階類比晶片具有技術門檻高、設計複雜,且對性能、可靠性及功耗要求極爲嚴苛的特點。
根據公告,這次51億元的增資,合作方包括士蘭微全資子公司廈門士蘭微、廈門半導體及新翼科技。資料顯示,後兩者的實際控制人分別爲廈門海滄區與廈門國資委。
該項目規劃總投資200億元,將分兩期實施,目標總產能爲每月4.5萬片12吋晶圓。
一期項目投資100億元,建設主體廠房、110KV變電所、廢水處理廠、大宗氣體供應站等廠務設施,並採購部分製程設備,建成後月產能將達2萬片。二期項目規劃再投資100億元,在一期基礎上擴充製程設備,建成後新增月產能2.5萬片,使兩期合計總產能達到每月4.5萬片。
士蘭微指出,隨着電動車、高效能運算伺服器、工業、機器人及通訊等領域未來幾年的快速發展,該項目有助於加快高階類比晶片的在地供應,並提升公司的國際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商務部9月13日宣佈,對美國相關的類比晶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海通國際分析,涉案晶片多爲成熟製程與標準介面產品,在通過安規及車規認證後,技術替代難度相對可控,預期大陸本土業者有望藉此機會,獲取結構性的市佔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