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鍾元:千年本草“飲”出科技範

原標題:

廣東龍晟製藥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鍾元:千年本草“飲”出科技範

南方日報記者 陳國飛

初夏的晨霧還未散盡,廣東龍晟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晟製藥”)的標準化生產車間已響起機器的轟鳴聲,傳出陣陣藥香。身着白大褂的龍晟製藥總經理郭鍾元拿起一袋剛下線的茯苓飲片,用手機掃描包裝上的二維碼,飲片的追溯信息、質檢信息、流向信息便可隨手掌握。

“我們公司是廣東省首批試行國家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的生產企業之一,已實現中藥飲片‘來源可溯、去向可追、質量可控、責任可究’、從種植到醫院的全過程管理。”郭鍾元是來自浙江金華的“80後”企業家,一家三代人都在和中醫藥打交道,接力的他專注於中藥飲片的核心技術研發,致力於將公司打造成爲粵北地區規模最大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

“不僅要傳承千年中醫本草文化,更要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現代化,讓更多人‘飲’出健康。”郭鍾元說。

從“看天吃飯”到標準化生產

龍晟製藥成立於2011年,專門從事中藥飲片生產和銷售,中藥飲片系列產品種類齊全,2016年7月成爲清遠市首家通過新版GMP認證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目前備案品種超過500種,生產品規多達2000多個。

“以前中藥材的發展停留在性狀分析,即看一看形狀、聞一聞味道、摸一摸乾溼等。但現在更加科學,採用現代製藥工藝及技術,可以實現精準精細化製藥。”郭鍾元說。

“這是一臺全自動定量包裝機,配備氮氣充氣設備,可以杜絕藥材殘留氧氣發生氧化黴變。”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道,傳統中藥材的製作以前“看天吃飯”,需要露天晾曬風乾,如今廠裡建有玻璃房、引進空氣節能烘乾機等,對藥材水分控制更精細,還有儀器設備科學檢測水分、農殘等指標,中藥飲品的生產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精細化。

推動技術創新方面,龍晟製藥搭建了19人的研發技術團隊,配有高效液相色譜儀、紫外分光光度計、可精確至十萬分之一的分析天平、能自動電腦成像的顯微鏡、SHA-C水浴恆溫振盪器等檢驗設備,搭建起包括可視化鑑別檢測、純淨度檢測、微生物抑制、成份含量檢測、有害物質檢測等內容的質控體系。

目前,龍晟製藥擁有《一種含揮發性成分藥材的水分測定裝置》等30個實用新型專利、2個發明專利,被評爲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清遠市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廣東省中藥飲片定製服務標準化試點創建單位、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

一物一碼讓消費者安心用藥

一個藍白相間的藥袋子上,寫有品名、藥材產地、裝量等信息,最引人關注的是一個二維碼。掃碼轉入“中國食品(產品)安全追溯平臺”,顯示有企業名稱、產品名稱、工藝流程、原料信息、追溯憑證、質檢信息(檢驗報告)等內容。

“有了這個二維碼,相當於爲每包中藥飲片辦理了一個‘數字身份證’。”郭鍾元說,一物一碼讓消費者知道藥是怎麼來的,既增進了消費者的信心,也約束着藥企的安全和高質量生產。“我們的初心就是用心做藥、認真做事,最終都是爲了保證患者安心用藥。”

在中藥材的來源方面,爲了保證道地藥材種源,龍晟已開展與廣地龍、何首烏的二大種源繁育基地合作,打造“選育體系、繁育體系、物聯體系、景觀體系”四大體系。藥材基地的建設是控制藥材質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龍晟製藥對常用的大品種如黃芪、地龍、菊花等,均建立了規範化溯源基地。

立足清遠,龍晟製藥不斷推進一二產業融合提速、加快產學研合作。

在清遠陽山等地,龍晟製藥種植了砂仁(陽春砂)、玉竹(連玉竹),帶動農戶種植並增收。隨着近年來清遠美妝產業不斷髮展壯大,龍晟製藥也在積極爲美妝行業企業提供草本藥物。

依託廣東省職教城,近年來清遠加快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龍晟製藥也與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共建“產、學、研”實訓基地,舉辦“龍晟杯”中藥材競賽等,進一步促進中藥飲片精細化加工和智能化生產,多措並舉推廣中藥文化傳承。

“我們去年銷售額爲5000多萬元,研發投入佔總收入的20%。”郭鍾元介紹,未來公司將進一步推動中藥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生產更多優質的中藥健康產品。同時,聯合上下游企業、連陽地區的合作社及藥農,羣策羣力把整個產業鏈條盤活建強。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