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學生為何愛用中國AI DeepSeek與小愛同學?有什麼隱憂?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文 蕭歆諺】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中心29日啓動「AI素養普及計劃」,與臺積電、光寶等單位聯手,希望透過引入MIT課程等方式提升臺灣學生的AI素養。
會中同時公佈全國國中小師生的AI素養調查結果,調查5991名國小高年級生與731名國中小教師後發現,過半師生對使用AI有自信,卻有超過四分之三的人對AI運作一知半解。
然而,衆多調查結果中最跌破專家眼鏡的,莫過於詢問學生使用哪些AI並以複選方式回答後。
AI愛用調查,中國產品強佔兩名
前五名榜單上竟見中國AI,前五名依序爲ChatGPT、Siri、小愛同學、Gemini與DeepSeek,兩個中國AI的使用率分別超過兩成與一成。
相較下,教師的回答中未見任何中國AI,前五名除了第一、二名與學生相同,後三名爲Gemini、Copilot與Gamma
「結果滿讓人意外的,」人工智慧專家、政治大學學務長蔡炎龍直言,學生手邊明明有這麼多AI工具可使用,卻選擇這兩款中國產品,背後原因值得玩味。
他初步推測,小愛同學發展較早,加上小米家電逐漸走入臺灣民衆生活裡,屬於陪伴型的機器人,使用率偏高算有跡可循;至於DeepSeek會上榜,可能與其有相對豐富的簡體中文資料有關。
但他同時指出,多數免費且來自大廠的AI工具如ChatGPT等表現絕不輸DeepSeek,DeepSeek少數的優勢,如開源模型,學生平時也用不到,難理解爲何會受學生青睞。
長期關心科技與人工智慧發展的國民黨立委葛如鈞同樣表示,DeepSeek在臺灣沒有做任何行銷廣告,能有這樣的成績讓他感到驚訝。
中國AI擋不完,從強化素養做起
蔡炎龍指出,DeepSeek衍生的多項服務,尤其是其網頁版之所以被多國政府禁用,正是因爲其有着使用者資料遭外泄的資安風險,他因此平時並無使用DeepSeek。
另一疑慮,則是該服務雖然本意並無刻意宣揚偏中國的意識形態,但由於採用資料包含大量簡體中文,產出結果無形中自然出現偏好中方主流的論述,「年紀較輕的學生還不太會分辨,可能會覺得這很自然,」蔡炎龍提醒。
蔡炎龍建議老師可以帶着學生探索其他AI工具,並從小養成對保護個資的意識,學會區分哪些AI服務有着潛在風險。
葛如鈞教育部等有關主責單位儘快推出AI素養指引與課程,幫助學生培養判斷力,有了知識與能力去了解AI工具的好壞才能應萬變。另外,他也鼓勵政府應該積極發展主權AI,纔不會出現榜單上未見臺灣AI服務的窘境。
抖音與小紅書對臺灣學生的影響仍未可知,如今還有小愛同學與DeepSeek走入學生生活裡,如何幫助他們建立AI素養,成爲當前各方皆有共識的重要課題。
【延伸閱讀】
關稅不是最痛,電子五哥最怕的事,下半年會發生嗎?
美國街頭爲何見不到中國車?護理師親測,買一臺中國電動車有多難
越南設廠慘賠7億後,光寶佈局3大啓示:全球化不只是換地點
錄取哈佛、耶魯 高中生:多虧爸媽做3件事
心臟學家:一個晚上習慣 可能害你血壓飆升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