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原院爆2.4萬公升漏油汙染 桃市開罰84萬
我國關鍵基礎設施「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驚傳重大污染,2萬4千公升柴油因管線鬆脫漏光竟無人察覺,造成1萬2045平方公尺土地被匡列污染控制場址。記者陳俊智/翻攝
我國關鍵基礎設施「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驚傳重大污染,多達2.4萬公升的廢油流進石門大圳農灌系統,經相關單位追查揪出竟是元兇,導致周邊1.2萬平方公尺土地被匡列爲污染控制場址。桃園市環保局指出,已開罰84萬餘元,並要求改善、整治。
國原院坦承疏失,指油料是從儲油槽與緊急發電機之間的油管接縫處滲漏,推測滲漏原因與油管年久老化鬆脫有關,油管又在地底,未能察覺,現已改進並着手污染場址整治計劃。爲避免再發生,院內現在只要超過1千公升的油槽都有數位設備連線安全管制中心,即時監控油量。
據瞭解,石門大圳爲農灌排水系統,其中部分水源供給下游臺灣自來水公司平鎮淨水廠做自來水,去年12月29日晚間,淨水廠偵測到水質異常,通報管理大圳的農水署,農水署發現油污後,會同經濟部水利署、桃市環保局與自來水公司花了2天1夜調查,12月31日確定污染源爲國原院。
漏油事件始於國原院緊急發電機儲備用油管線脫落,現場雖有承接漏油的防範容器,但容積不到1立方公尺,盛滿後,油料溢流滲入土壤一路向下,最後從油槽旁17公尺深邊坡地面涌出,再溢流石門大圳,造成污染,目前仍在善後。
知情人士透露,2萬4千公升油料相當於一輛滿載的油罐車,國原院竟未察覺滲漏,令人匪夷所思。目前,國原院已封閉漏油的油槽不再使用,並與農水署在石門大圳的漏油點設3套抽水設備做爲防線。
桃園市環保局表示,調查人員在污染場址土壤測得總石油碳氫化合物濃度高達每公斤7860毫克,是土壤污染管制標準值7.8倍,而地下水總石油碳氫化合物濃度每公斤2640毫克更是第二類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的264倍。
桃園市政府8月6日已公告龍潭區中科段與永福段23筆爲土壤或地下水污染控制場址,總面積達1萬2045平方公尺,由於場址污染影響潛勢評估總分達2383分,超過整治場址1200分標準,市府8月已向環境部提報爲整治場址,環境部審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