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最大曝險國 美國霸榜

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第二季國銀曝險前十大國家

中央銀行26日公佈今年第二季底國銀國家風險統計,美國連40季蟬聯國銀最大曝險國,而前一季被盧森堡「超車」的大陸,第二季重返第二名寶座。

央行金檢處副處長謝人俊指出,國銀對美國曝險,及對大陸曝險的差距,已經連續九季超過千億美元,今年第二季進一步擴大至1,464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紀錄。

國銀對美國、大陸的曝險規模差距擴大,謝人俊分析,主要是近年大陸經濟表現低迷,以投資角度而言,投資美國債券等金融商品的利差相對較高,吸引國銀加碼投資。

央行統計顯示,今年第二季國銀對美國曝險金額爲1,948.7億美元,季增148.04億美元,謝人俊表示,主要是自有資產增加130億美元、投資基金的信託資產增加18億美元。

而自有資產增加,主要是國銀存放央行、同業資金拆存增加。銀行表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造成市場波動升高,操作短期資金拆放,可增加資金運用彈性。另外,信託資產增加,主要是第二季美元匯率貶值,投資人加碼投資美國股票和債券型基金。

國銀第二季對大陸曝險484.96億美元,季增23.78億美元,主要是銀行投資中國大陸的政府公債、大陸銀行海外分行增加同業資金拆存,以及人民幣匯率第二季升值1.2%。

央行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國銀曝險前十大國家,依序爲美國、大陸、盧森堡、澳大利亞、日本、香港、英國、新加坡、法國及越南,合計金額爲4,780億美元,佔直接交易對手基礎外國債權餘額的73.75%。其中,法國由前一季的第11名上升至第九名,韓國由前一季的第九名滑落至第11名、掉出前十名榜外。

謝人俊分析,國銀對法國曝險金額爲188.57億美元,季增21.66億美元,主要是投資法國政府公債,另外,歐元兌美元升值8.25%,也是促使金額增加的另一主因。

今年第二季國銀對韓國曝險退出十名之外、僅排11名,曝險金額爲162.94億美元,季減8.83億美元,主要是同業資金拆存與投資金融債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