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5月放款縮水3,292億 創單月新高
國銀放款概況
國銀5月放款縮水3,292億元,創史上單月最高減額。銀行局主秘張嘉魁分析,5月國銀放款較4月大減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新臺幣強升造成帳面金額減少、二是市場震盪企業投資縮手觀望、三是企業對未來看法保守加速還款,另存款減額1,083億元也是歷年次高,主要也是受新臺幣升值影響。
據銀行局統計,至今年5月底38家國銀放款總餘額達新臺幣42兆9,358億元,較上月底減少3,292億元,創下史上單月月月減最大量,張嘉魁指出,上一次減幅較大是出現在2023年6月、月減1,442億元。張嘉魁指出,就用途別來看,週轉金單月減少3,149億元也是史上月減最大量,減少的主因是企業資金需求趨保守,在國際情勢變化動盪下,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及政府機關部分標案到期還款及短期資金需求減少;另匯率波動也會影響外幣週轉資金換成新臺幣時呈現減少。
5月除購置不動產放款較上月增加109億元,其餘全面縮減,包括購置動產放款、企業投資放款都月減逾新臺幣100億元以上,而週轉金更大減逾3,000億元。企業投資也縮手,一方面是近期川普關稅戰引發國際金融市場不穩定,企業紛轉爲觀望;一方面是企業還款增加,還有部分企業受到匯率影響減少借款需求。
從放款對象來觀察,張嘉魁說明5月民營企業、政府機關都有大額還款現象,民營企業放款月減達3,126億元、政府機關也月減逾千億元達1,197億元,公營企業月減11億元,只有個人放款增1,042億元;授信單位來看,國內總分行、OBU(國際融業務分行)、海外分行、大陸分行放款5月較4月全面縮減,其中OBU、海外分行都大掉逾千億元。
新臺幣4月及5月大升值逾10%,存放款皆受影響,張嘉魁認爲,主要是受新臺幣升值的話,銀行有一定比重的外幣存款與授信部位會隨匯率波動調整,存款部位已連三個月下降,5月存款更大減1,083億元,存放比也從5月的72.21%掉到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