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姨”劉丹又獲獎!年輕時美豔動人,卻被娛樂圈低估30年,48歲終於火爆全國

人物故事

作者:雪沫 編輯:賈方方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

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11月16日晚在福建廈門舉行。劉丹憑藉電影《乘船而去》中的精彩表現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劉丹拿獎後立馬淚奔,她情緒激動地抱了身邊諸多合作伙伴,上臺領獎時,她眼泛淚光哽咽地發表獲獎感言。

對於劉丹拿獎,不少網友都表示實至名歸。

很多人認識劉丹,是從2022年開年神劇《開端》中“鍋姨”這個角色開始的。她也憑藉這個角色,獲得了第28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配角獎。

在劇中,劉丹飾演了一名失獨母親,她不僅飽受女兒去世的痛苦,還要繼續面對孩子被網暴,想討一個公道卻又遍嘗人情冷漠,於是她的心理扭曲了,“端”着裝有炸彈的高壓鍋,拉着一車無辜的人陪葬。

被抓後,當她一臉陰鷙地說出:“你理解我?連我自己都不理解。”

網友熱評:“鍋姨”讓我知道了什麼叫做演技炸裂,簡直比高壓鍋還炸。

當你翻開劉丹的履歷,才發現,她還貢獻過非常多性格迥異的角色。

她是《星辰大海》裡的簡愛姑姑簡豔萍,一個鳩佔鵲巢、貪得無厭的姑媽,讓人格外討厭。

她是《喬家的兒女》裡的孫小茉媽媽,一個自以爲優越、實則三觀不正的丈母孃。

她是《摩天大樓》裡的保潔阿姨葉美麗,劉丹將一個女性的堅韌、美好詮釋得分外感人。

而把時間的節點再往前推,《悠悠寸草心》《刑警本色》《夜車》等影視劇中均有她的精彩表演。

看這一頭飄逸的大卷發,一雙含情目,滿滿的港風氣質,真是又漂亮又有韻味啊。

很多網友忍不住說,原來自己很久以前就認識了劉丹,可她簡直就是“劇拋臉”。

01

“劇拋臉”,是演員應有的自覺

啥叫“劇拋臉”?也就是演什麼像什麼,下一部戲完全沒有上一部戲人物的影子。

這當然是形容一個演員的演技好,可從另一層面來講,這也意味着,很多時候,角色出圈了,演員卻會處於戲紅人不紅的尷尬境地。

只不過,對於“劇拋臉”的評價,劉丹卻特別開心,在她看來:

演員就應該幹這個事。

比起別人能否“看見”自己,她更在意能否將角色演“活”了。

而把角色演活了,讓大家相信那個人是存在的,自然會忽略演員本身的存在。

甚至很多時候,低調反而是她的保護色,更方便她進入角色。

爲了進入角色,在劇組她還常常以不同的性格亮相。

比如演葉美麗時,她是平易近人的,劇組的人也會不由自主地親近她。可演小茉媽或陶映紅的時候,她又變成了生人勿近。

在劇組,有這樣一件趣事。

大家看丹姐每天穿戴整齊,話也不多說半句,都不敢上前和她打招呼,直到熟悉了才發現:

原來,丹姐不可怕啊。哈哈!

一直以來,劉丹都不願意給角色貼標籤,而是用心理解角色人性的複雜。

可在表演的時候,她又不喜歡用技巧,而是專注於當下,跟着角色去走,用內在的感悟去影響外在的表現。

說白了,於劉丹而言,進了組,她就是她要演的角色。

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

“我要找到角色的內在,如果內在找得不充分不準確,外在就有一點兒含含糊糊。你內心跟角色認識的程度越深,外在出來的東西就會越自然。”

就像在飾演陶映紅時,她有一段感悟特別讓人震撼:

“人既是獨立的又是互動的,我們一邊要討好自己,渴望自己成爲我們自己,但另外一邊,我們又需要融入社會和他人共生。

所以,當你的‘自己’跟這個羣體發生了矛盾,這會產生困惑,失去連結時,人的孤單和恐懼可能是沒有辦法想象的。”

正因爲如此,陶映紅纔會說出那句“我自己都不理解自己”。

是啊,或許,有人認爲陶映紅是“瘋批”的。然而,在劉丹看來,假如她是瘋批的,這個人設就失去了意義。

在經歷了人生不可承受之重,又看透世態炎涼以後,一個理智了一輩子的化學老師,猛然變成荼毒社會的毒藥。

這背後,本就是一場關於人性的較量。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演繹出人性複雜,讓人有所思有所悟,這纔是一個演員應有的自覺。

02

大器晚成,源於骨子裡的傻氣

說到這兒,或許很多人會納悶:

爲什麼一個演技炸裂又有思想的演員,卻一直寂寂無名呢?

這一方面固然源於劉丹的低調,另一方面也和她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有關。

劉丹出生於1970年的哈爾濱。

她的父親是一名醫生,從小爸爸就告訴她,解除別人的痛苦是他最大的幸福。

在父親的感召下,劉丹最初的理想也是做個白衣戰士。

只不過,伴隨年齡增長,她漸漸有了新的想法。

看着《烈火中永生》《洪湖赤衛隊》等電影長大,她開始覺得,如果能演江姐這樣的英雄也很了不起。

而事情就是這麼巧。

有一年,李文岐導演的《雪城》在哈爾濱選小演員,從小就是文藝骨幹的劉丹有幸被選中。

第一次演戲,她不知道緊張爲何物,效果卻出奇得好,導演評價她:“你這都是一條過啊,以後可以成爲一個演員。”

就這樣,演戲的事在她心裡生根發芽。

可對此,一向疼愛劉丹的父親卻堅決反對。他說:“丹丹啊,你幹了這行,你會有很多的被動。”

可那時的劉丹哪裡讀得懂父親的良苦用心。在她的一意孤行下,父親只好妥協。

而劉丹也的確是演戲的天才。

16歲,她就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成爲大名鼎鼎的齊士龍老師的學生。

在學校裡,老師們也特別喜歡她。她如同海綿般,吸納着演戲的養分。

那時,她以爲將來等待自己的一定是康莊大道;誰知,偏是一條羊腸小路。

大學實習時,她去電影廠見導演,運氣不太好,遇到一些可怕的事。這讓她終於見識到了父親所說的被動性。

只是,就算選擇的權利在對方手中,她也有自己的底線。

她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演員,要憑自己的本事吃飯。

畢業後,劉丹選擇了話劇舞臺。憋着一股勁兒,她想要證明自己。

可儘管她的演技出衆,但看話劇的人少,演員卻很多,不可能所有戲都一個人演。

爲了出人頭地,她奮力抓住每一個機會。《刑警本色》《林海雪原》……

2008年,她終於憑《夜車》獲得阿根廷第十屆布宜諾斯艾利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不過,或許是時運不濟,或許是不善於主動,就算拿了獎,她後來還是沒能大火。

到了2010年左右,她更是陷入了巨大的低谷。

那時,劉丹已經30多歲了。一直懷揣着演員夢,卻始終沒有被大家注意到,這讓她開始自我懷疑。

是不是自己準備得不夠?是不是自己走錯了路?

然而,就算是這樣,她還是做不到主動去跟導演說:“我求求你給我個機會。”

她知道,自己有點兒傻。

可無論如何,她都不願意再把自己壓低了。

只是,坐以待斃顯然不行。後來,兩個劇院合併,她的經濟也不好,她明白自己必須自救了。

不計酬勞,不計角色大小,只要能演戲,她就很開心。

慢慢地,有一些小劇場注意到了她,還將主角安排給她。誰知,她反而特別害怕。

因爲多年不被承認,她不知道何謂標準,她不知道自己能否挑起大梁。

2014年有一段時間,她甚至都沒有辦法想象自己演戲的場景。當大幕拉開的時候,她想的竟然是:劉丹你快暈過去,暈過去就沒事了,你就可以不用上臺不用演戲了。

但是,就算害怕也要上臺。

漸漸地,一場又一場演出,一部比一部反響好,她終於找回了自己失去的力量。

這些年,劉丹一直記得,齊士龍老師對她說過一句話:“你要堅持你自己的個性,你就必須要承受你的個性給你自己帶來的苦難。”

經歷過至暗時刻,她終於明白了這番話的深意。

低谷時,她懷疑過自我。但反過來,不斷尋找自己的過程也賦予她強大的力量,讓她在不自信的時候,確認了自己還能繼續。

用“傻氣”守護靈氣,用堅持守護夢想。

有些事,其實是急不來的。

03

事業與愛情,是一對最佳拍檔

急不來的除了事業,還有愛情。

1995年,日本導演太田省吾選中劉丹出演他的無言劇。

當時,誰也沒想到,這次合作還意外開啓了一段跨國之戀。

而故事的男主角正是導演的兒子——太田。

他們的相遇,是在排練場裡。

那天,劉丹一走進排練場,就看見一個男人忙碌的身影。當他一回頭,劉丹就被迷住了。用她的話說就是,自己從沒見過那麼幹淨的人。

古詩有云:“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他們二人即是如此。

四目相接的瞬間,就足以一見鍾情。

而後來的相處,更是讓他們確定了自己的心意。

因爲這是一部無言劇,演員們需要用靈魂去交流。誰知,這種交流方式竟然讓這對語言不通的年輕人,體會到了何爲靈魂相契。

只是,戀愛的感覺再美好,現實的問題也不得不考慮。

一段跨國之戀到底有多艱難,只有當事人最瞭解。

於是,又像古詩裡說的那樣:“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對戀人決定分手。此後,山高水長,若有緣必會再見。

而這一別,就是5年。

在這5年時間裡,他們身在異國,卻各自打拼,不斷遇見更好的自己。

2003年,因爲演技過硬,劉丹再次獲得和日本電視臺合作的機會。

在《流轉的王妃》中,她受邀飾演婉容,也因此和昔日戀人再次相見。

經過5年的沉澱,這兩個年輕人不僅沒有忘卻彼此,反而愛得更深沉。

“我能跟你去北京嗎?”

“我們結婚吧。”

當太田下定決心說出這話時,劉丹喜極而泣。

愛可以跨越千山萬水。太田率先邁出了第一步,劉丹願用一生的愛去回饋。

很多時候,人們總覺得事業與愛情不可兼得。

實際上,二者不該是蹺蹺板,而是天平。

懂得平衡,自然就能到達自己想要的高度。

就像劉丹,因爲熱愛事業,遇見了愛情,而愛情也讓她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在日本,有一種叫做能劇的傳統戲劇。

劉丹在與太田的交往中,看過能劇表演後,對此頗有興趣。

2012年,她還有幸得到大師指點。頗有天賦又肯努力的她,第二年就出演了能劇《羽衣》,成爲第一位在日本演出傳統能劇的外國女演員。

當然,事業之外,劉丹也特別懂生活。

在《開端》裡,“鍋姨”用高壓鍋裝炸彈;劇外,她裝的卻是香噴噴的燉肉。

在網上,她還曾教網友燉肉:涼水放進去,溫水放調料,放洋蔥、少許糖、醬油、茶葉,別放鹽……

是不是一看就是行家裡手啊?

在劉丹看來,做飯不僅是生活的一部分,還有助於讓人活在當下。

是啊,點滴的愛,藏在平凡的煙火氣裡。

而有了愛的滋養,有了活在當下的力量,何愁沒有對抗苦難的勇氣。

04

在角色和生活間,實現自我成長

除了像普通人一樣喜歡做飯,劉丹還特別喜歡坐公交、坐地鐵,因爲這可以讓她有機會去觀察別人的生活。

而當被問到,這次“出圈”以後,擔不擔心被人認出來?她笑着說,自己可以戴口罩或者糊弄過去,繼續過自己的小日子。

用生活滋養角色,用角色豐富生活。

從渴望被“看見”到淡泊名利,劉丹的厚度就在於,在生活和角色間,找到了自洽的方式。

而談到未來,她希望有更多的機會演繹不同的角色。

只不過,就算是演繹同一類型的角色,她也不害怕,她可以嘗試怎麼樣在大的前提下演出不同的東西。

是啊,正如同劉丹一直信奉的那句話:演什麼無所謂,最重要的是你從中獲得了什麼。

其實,演戲也好,人生也罷,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那樣的困難。

讓人成長的不是困難本身,而是自己的收穫。

學會愛自己、探索自己、豐盈自己,比什麼都實在。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 專訪|演員劉丹:陶映紅爲什麼這麼極端

南都娛樂週刊 開端“鍋姨”炸出圈了!我們鼓起勇氣採訪了她

先生製造 紅的是“鍋姨”,熬的是演員|專訪劉丹

餘笙電影 “鍋姨”劉丹:年輕時也很美,一生淡泊名利,和日本丈夫一見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