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行iPhone年內或同時引入阿里百度AI 蘋果後期將兼容更多國產大模型

《科創板日報》2月14日訊(記者 張洋洋)不出意外,國行iPhone用戶將在今年用上蘋果的AI功能,但這一次可能是可以二選一的“自助模式”。

《科創板日報》記者從知情人士方面瞭解到,蘋果的策略是選擇兩家及以上的企業,作爲基礎模型供應商,近一年來一直在適配,目前已經敲定同時選用阿里和百度兩家。

模型設置上,蘋果的做法將類似於谷歌,把選擇權交給用戶本人。在谷歌搜索引擎上,用戶可以自己在設置中選擇默認瀏覽器是谷歌的Chrome還是其他廠商的產品——屆時,蘋果用戶也可以在iPhone系統設置中自行設置Apple AI的基礎大模型,是選阿里還是選百度。蘋果將在今年年內將AI功能引進至國行iPhone,後續兩個iOS系統版本會有AI功能更新。

針對上述事項,《科創板日報》記者向蘋果和百度方面進行採訪問詢,截至發稿,雙方均未正式迴應。

2月13日,在阿聯酋迪拜舉辦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會上,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則迴應了阿里與蘋果合作傳聞。

他表示,蘋果在中國需要一個本地化的合作伙伴,爲他們的手機服務。蘋果一直非常挑剔,他們與中國的多家公司進行了交談。最終,蘋果選擇了與阿里做生意。

事實上,在模型廠商的選擇上,蘋果與國內多家廠商,如騰訊、字節、智譜都有過溝通。

知情人士稱,對於蘋果CEO蒂姆·庫克這樣一個謹慎穩健的商人,選擇深度合作伙伴時會綜合考慮對方的算力基建、長期技術能力、服務能力及團隊等能力。

前述知情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蘋果也與近期的國產AI“黑馬”DeepSeek進行過洽談,但由於DeepSeek工程能力(主要是後期維護落地方面)經驗不足,雙方最終沒有達成合作。但在之後,蘋果將會兼容更多國產大模型進入到iPhone當中。

不管是選擇哪家大模型廠商,讓國行iPhone用戶儘快用上AI功能,是蘋果迫在眉睫的事情。

Apple Intelligence在去年6月全球發佈後,中文版功能就因爲數據合規問題遲遲無法上線。而在美洲、歐洲、日本這些已經引入了AI 能力的地區,去年四季度(2025 財年一季度)蘋果的收入都創了新高。

大中華區作爲蘋果的第二大市場, 2024年四季度財報顯示,其營收下跌了11% ,這已經是在2023財年收入下降2.2% 、2024財年收入下降7.7% 以來,連續第三年下降。

另外,中國消費者也越來越多轉向華爲、小米等本土品牌,這些都讓蘋果在中國市場競爭壓力倍增。

AI是智能手機廠商的關鍵戰場。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庫克坦承,已經推出AI功能的市場銷售表現比尚未推出AI功能的市場更好。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下滑,部分原因是未能提供Apple Intelligence,蘋果公司去年9月發佈的最新款iPhone 16因缺乏新的AI技術而招致批評。

第三研究機構Counterpoint副總監齊英楠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提出,現階段,AI手機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仍是一個新概念,雖然手機廠商的AI加持可能吸引一些用戶,但並不意味着其銷量能夠在短期內大幅提升。對於蘋果而言,此舉更多是爲了長期佈局,在未來沒有AI功能的智能手機品牌可能會面臨高端用戶流失的風險。

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林科宇則認爲,要實現更多創新,依賴單一的大模型並不足夠,智能手機的AI能力只是一個起點,接下來還需關注大模型後續功能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