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券:汽車從製造向具身智能轉型 推薦整車廠以及相關零部件公司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信證券發佈研報稱,提前進行AI相關佈局的車企有望實現從傳統制造業往AI應用企業(智能車+機器人)的系統性估值提升,實現新的產業升級。車端和人形機器人部分零部件具一定共性,供應鏈重合度較高,帶來汽車領域公司產業升級機遇。關注人形機器人進展帶來的投資機遇。看好車企從電動化、智能化到AI端側應用的整體估值邏輯提升機遇,看好機器人帶來的潛在零部件需求和投資機會,推薦整車廠以及相關零部件公司。
國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數字革命AI浪潮下,汽車有望實現從製造向具身智能的估值提升
覆盤科技變革史,每一輪技術變革會打破原有競爭格局,帶動原有周期性行業估值重塑;能源革命驅動車企系統性估值提升:19-21年行業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提升,多家車企推出優質供給推進轉型;數字革命AI浪潮下,汽車成爲AI端側應用的最大場景之一,該行預計顛覆車企、行業格局的將是生產智能車和機器人的AI端側應用企業(如Tesla估值體系已實現圍繞AI、科技重塑),當下比亞迪、華爲、小米等躬身入局,跨越電車、智能車、機器人等領域。在以上邏輯開始演繹時,提前進行AI相關佈局的車企有望實現從傳統制造業往AI應用企業(智能車+機器人)的系統性估值提升,實現新的產業升級。
車端和人形機器人部分零部件具一定共性,供應鏈重合度較高,帶來汽車領域公司產業升級機遇
1)汽配佈局機器人核心部件:部分機器人部件與汽零具相通性(汽車內部本身就含較多執行器,如線控制動、電驅動系統),汽配有望實現向機器人延伸;2)整車廠開發本體:①應用層面:車企本身即可提供最好的應用場景(如Optimus最初用於超級工廠);②AI能力:端到端大模型推進下,智能車有望早於足式機器人實現現實生活量產應用,而基於駕駛場景積累的感知-運控算法基礎和硬件工程化能力,對車企轉型機器人本體具強參考性;3)汽車與人形機器人遠期均爲千萬級需求終端場景,二者在原材料、設計、工藝、設備、裝配及成本管控、批量生產能力體系等具相通性,也帶給在汽車領域相關玩家產業升級機遇(車→機器人)。
本體廠梳理:羣雄逐鹿、進展提速
該行對當下主流機器人玩家進行梳理,衆多科技廠商涌入人形機器人賽道,人形機器人本體廠商不僅限於機器人公司(智元、宇樹、Figure等),還包括汽車(特斯拉、比亞迪、小鵬、小米等)、科技互聯網(華爲、字節、英偉達等)等公司,各自依託自身優勢(製造能力、需求場景、大模型能力、控制能力、供應鏈能力)進行佈局,多家公司均已推出相關機器人產品,同時逐步開啓量產計劃,當前特斯拉、宇樹、智元機器人等廠商逐步小批量出貨(特斯拉預計26年正式爬產;Figure已開始交付客戶;宇樹產品已上架銷售),行業處於產業醞釀發展期。
風險提示:行業進展和技術迭代不及預期、供應商訂單不確定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