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探索建立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新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組織形式
財聯社8月26日電,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意見提出,創新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向人機協同模式轉變,探索建立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新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組織形式,拓展研究視野和觀察視域。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對人類認知判斷、倫理規範等方面的深層次影響和作用機理,探索形成智能向善理論體系,促進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類。
相關資訊
- ▣ 中國科大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人形機器人研究院揭牌成立
- ▣ 香港科技大學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 ▣ 北京建築大學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和“未來新材料”研究院
- ▣ 技術賦能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 ▣ 中國社會科學院—智利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 唐瀅:新型研究型大學要堅守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大職能
- ▣ 建科院:探索人工智能應用但未形成商業收入
- ▣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譽院長張鈸院士:GPT時代的人工智能產業
- ▣ 中國人民大學人工智能治理研究院成立
- ▣ 西安石油大學成立能源人工智能學研究院
- ▣ Nature:人工智能科學搜索引擎如何加速你的研究
- ▣ 廣西醫科大學成立醫學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 ▣ 新研究應用人工智能探索抗衰老中藥藥理
- ▣ 全球頂尖人工智能學者陶大程加入京東 擔綱探索研究院
- ▣ 學者:人工智能時代應打開學科、學習和學校的邊界
- ▣ 香港科技大學成立人工智能研究機構
- ▣ 深圳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技術創新研究院建設工程開工
- 劉叔文:新型研究型大學應圍繞經濟社會特別需要的學科來發展
- ▣ 建研會─國民黨社工會培植出的社團組織
- ▣ 資訊 | 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中國史學力量——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李國強
- 立院開建中同學會 立委擔心「太強調科學中研院會變形」
- ▣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人腦研究和人工智能研究相輔相成,二者的互動一定會造福人類
- ▣ 以人工智能引領科研範式變革(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 人工智能,這樣影響科學研究
- ▣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報告 | 2024年文學研究發展報告
- ▣ 世界互聯網大會人工智能專委會召開“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研討會
- ▣ 錦城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院長陳世卿:做人工智能時代的弄潮者
- ▣ 探索AI時代的人工智能創意
- ▣ 【薦讀】新時代教育科學研究的十大功能